2008年3月12日 长春
同志们: 昨天上午,大家参加了“第三届中国•吉林现代农业装备暨农机购置补贴产品展示交易会”的开幕式,部分县(市)还组织农民前来参观。这次展会是宣传农机化方针政策的重要举措,也是实施农机购置补贴和农机化示范区建设的一个有效环节,其目的就是开阔大家的眼界,把更多更好的产品推介给农民。昨天下午6个县(市)农机局和2个农机合作组织代表进行了经验介绍,这些对落实购机补贴政策,促进农机化示范区建设和服务组织发展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希望大家学习借鉴。这次农机专业工作会议是省农委决定召开的,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全国农机专业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全省农村和农业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07年农机化工作,分析当前农业机械化发展面临的形势,明确2008年农机化工作重点和主要措施。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2007年农机化工作简要回顾 2007年是我省农机化发展取得重大进展的一年,各项工作都取得突出成效。一年来,各级农机管理部门按照省里的工作部署,认真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精心组织全程农机化示范区建设,大力推广先进适用农业机械化技术,积极推动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依法加强农机质量和安全监督管理,全省农业机械化事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农机装备总量持续增长,结构有所改善。2007年全省拖拉机保有量达到72万台,增长7.1%,其中大中型拖拉机16.5 万台,增长20%,50马力以上拖拉机1.9万台,比上年增长27%;水稻收割机2690台,增长76%;水稻插秧机4923,增长76.6%;玉米收获机311台,增长298%。 ――农机作业水平不断提高,薄弱环节有所突破。全省机械耕地4465万亩,增长5.8%;机械播种4000万亩,增长10%;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比上年提高了4.6个百分点,达到41.2%。水稻机插、机收快速推进,水稻机插219万亩,比上年增长49%,机收279万亩,增长86%;水稻机插和机收作业水平分别达到 22%、28%;玉米机收达到1.8%。 ――农机社会化服务扎实推进,经营效益不断提升。各类农机合作组织、农机户不断发展壮大,农机固定资产在10万元以上的农机大户达到7450个,比上年增加1220个,各类农机合作组织达到566个,比上年增加132个。农机服务领域和范围不断拓宽,农机销售、作业、维修市场日益兴旺。全年农业机械化服务经营收入达到72亿元,同比增长5%。 一年来,农机化工作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发展现代农业为核心,紧紧围绕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战略目标,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全省农机管理部门和农机工作者团结协作、奋力拼博、真抓实干、开拓进取,各项工作有效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农机化资金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去年我省在争取国家农机购置补贴资金5100万元的基础上,又从国家新增的补贴资金中争取1.66亿元,省政府配套资金1亿元,作为全国唯一试点省启动实施了全程农机化示范区建设。除此之外,还争取省级农机化推广补助资金1000万元,对我省重点推广技术进行补贴。全年共争国家和省级财政资金3.27亿元。 二是农机化新技术推广步伐进一步加快。2007年全省主要推广了8项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化技术。保护性耕作技术已经在15个县(区)示范推广,建立了3个国家级示范县、10个省级示范县,全省示范推广面积达到16万亩。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示范推广步伐加快,前郭、敦化、梅河等县(市)呈现出水稻机插秧整村、整乡推进的良好局面。建立5个国家级水稻机械化生产示范县和14个省级示范县。玉米机收取得新进展, 建立10个省级玉米机收示范县,全省机收面积达到 80万亩。 三是农机化生产管理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围绕备春耕和秋季农机化生产,各地农机管理部门积极组织力量,提前做好机具检修、机手培训、信息发布等服务工作,在10个县市组建了农机跨区作业服务站。各地都紧紧围绕中心工作,突出农机化宣传重点,省里还开辟了“农机化示范区建设”、“农机化生产专业合作社”、“农机管理条例”、“农机购置补贴”、“保护性耕作技术”和“农机服务经验交流”等专栏,利用信息网络,大张旗鼓地宣传党的惠农政策、农机化新技术和农机重点工作。 四是农机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经农业部批准,我省确定了4个县(市)为全国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联系点,制定农机专业合作社标准章程和农机作业服务合同文本,开展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运行机制创新试点。榆树、敦化、扶余等大力发展农机作业合作社和农机协会,农机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全省农机维修、农机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得到强化,农机服务进一步向市场化、社会化、专业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五是农机质量监督管理进一步加强。省农机鉴定站争取项目资金和自筹资金,新建试验大楼,千方百计增添仪器设备,强化鉴定、检测手段,指导全省开展农机购置补贴产品质量跟踪工作。各地也都把农机补贴产品质量监督和农机具质量督导,作为保证农机产品质量,保护农民利益的重要手段和工作内容,加强了农机质量投诉体系建设,积极配合工商和质量监督部门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机打假活动,促进了农机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的改进和提高,保护了农民的利益。 六是农机法规和安全监理工作进一步强化。修改了《吉林省农机监理员管理办法》、修订了《吉林省农机事故处理规定》等法规,农机法规体系不断完善。在全省开展了拖拉机登记和驾驶证申领专项整治,并对违规行为进行了严肃查处。继续深入推进“创建平安农机,促进新农村建设”活动,广泛开展农机安全宣传教育,落实农机事故防范措施,营造了关爱生命、关注农机安全的社会氛围。 回顾2007年,全省农机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这既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机化工作的结果,是有关部门大力支持的结果,也是各级农机管理部门和广大农机工作者开拓进取、艰苦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农委对多年来关心、支持农机化工作的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奋战在农机化工作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亲切的慰问!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应该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虽然全省农机总动力持续增长,但装备结构还不够合理, “三多三少”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虽然国家和省里加大了对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投入,但县(市)财政的资金投入还很少,农业机械化发展基础依然比较薄弱;虽然农机服务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但农机服务的组织化程度还比较低,农机鉴定、推广、监理、维修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健全。 总的来看,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形势是好的。在前进的道路上,机遇大于挑战,利好因素大于不利因素。我们要认清形势,坚定信心,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开拓创新,乘势而进,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我省农业机械化的良好形势。 二、明确任务,全面做好农机化发展各项工作 200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各项战略部署的第一年,也是国家突出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一年,强农惠农政策更加有力,支农资金投入继续加大,尤其是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切实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把发展农业机械化摆上了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因此全面做好农业机械化工作意义重大。 今年农机化工作的总体思路是:紧紧围绕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建设现代农业这一战略目标,着力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加大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力度,不断拓宽农机服务领域,切实加强农机质量和安全监督管理,不断提高科技水平、装备水平、作业水平和安全生产水平,加快主要粮食作物全程机械化进程,大力发展农机大户和各类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规模生产效益,加快农村二、三产业和劳务经济发展,推进农机服务体系建设,为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主要目标:全省农机总动力要达到1750万千瓦以上,增幅要达到5%,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5%,其中机械耕地作业水平达到65%,机械播种作业水平达到55%,机械收获作业水平达到8%;水稻机械插秧和收获作业水平达到30%;新发展农机大户和合作组织1000户以上;新增全程机械化示范区建设面积200万亩;保护性耕作示范推广面积要达到30万亩以上。 按照上述总体工作思路和主要目标,各级农机部门2008年要重点抓好以下八项重点工作。 (一)组织做好全程农机化示范区建设 建设全程农机化示范区,是我省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也是我省实施增产百亿斤粮食工程的重要举措。去年国家投入我省1.66亿元资金,省政府投入1亿元,作为全国唯一的试点省,启动实施了全程农机化示范区建设。在我省中部15个粮食主产县建设了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500个,扶持农机大户和农机专业合作组织500个,建设面积200万亩。今年国家又在投入我省的2.5亿补贴资金中,划出1.7亿元,省政府投入1亿元继续实施全程农机化示范区建设,示范区建设由上年的15个县将要扩大到30个县,建设面积为200万亩。建设全程农机化示范区,是发展农机化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需要;是改进农业生产方式,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需要;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民增收的需要;各县市、各市州一定要站在政治的高度,从全局出发,充分认识全程农机化示范区建设的重要性,全力以赴,组织实施,切实抓出成效。在示范区建设过程中,要明确工作思路、明确任务目标、明确建设规划、明确建设主体、明确经营模式,要严格按照《吉林省全程农机化示范区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组织实施。要按照技术集成、突破创新、领域扩宽、整体提升的思路,坚持省县共建、地方主抓、协同推进的原则,积极争取政府、农民、社会多元化投入。充分发挥市场引导、政府扶持、项目带动的有效作用,整合有关农业机械化资金、项目,集中力量加强示范区建设。今年的示范区建设要采取县市申报,市(州)推荐,省项目办审核的程序,各地要根据当地实际和农机化发展的需要,搞好规划布局,按要求和标准选择建设主体,充分调动农机大户和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建设示范区的积极性,采取有效形式,筹措资金,帮助农民解决贷款等实际困难。各地要将农机化示范区与新农村建设紧紧结合起来,与促进农机装备增长、提高农机化作业水平结合起来,与普及推广农机化新技术结合起来,与完善农机化服务体系、推进农机服务产业化结合起来,与创建平安农机、和谐农机结合起来,与强化农机化各项管理工作结合起来,真正将示范区建设成为现代农业的引导基地,农机化新技术的推广示范基地,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基地,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保障基地,为国家探索农机化发展新路子。 (二)认真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 农机化扶持政策是党的支农惠农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关键因素。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扶持农业机械化发展政策,各级农机管理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用好、用足、用活这些政策,充分发挥政策效益。同时,要抓住当前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良好机遇,积极争取当地政府的支持和扶持政策,加大农村机耕道、机库棚等基础设施投入,建立和完善农机报废更新制度,不断拓宽投入渠道,增加投入规模。今年国家和省财政继续加大投资力度,我省已争取国家补贴资金2.5亿元,省政府投入1亿元,农机补贴实施范围覆盖全省所有县市和农场,全程机械化示范区建设由上年的15个县扩大到30个县。省财政还将投入一定的资金对西部县(市)的深松、深翻等作业环节进行补贴。目前,省里已制定了今年的购机补贴方案,各地也要搞好调研,争取当地政府的支持,切实发挥好补贴政策的宏观调控作用,把补贴资金和补贴重点向主要作物和关键环节所需机具进行倾斜,进一步改善农机装备结构,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步伐,推动农机装备制造业的产业升级。 今年的购机补贴工作,资金额度增加了,补贴范围覆盖全省,补贴机具和种类又有增加,补贴标准也有变化,因此,在管理上也要更加规范。随着补贴资金规模迅速扩大,农机管理部门的工作量也在成倍增加,工作难度不断增加,也给补贴资金监管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几年来,我们在购机补贴操作过程中,始终坚持公开、公正、透明的原则,对供应商的确定采取省政府采购中心招标的办法进行。实践证明,目前购机补贴管理制度和操作程序是合理的、科学的,关键是要不折不扣地抓好落实,执行到位。针对一些地方出现的思想有所放松、制度落实不到位、违规操作等苗头性问题,各地要高度重视,省里和各市(州)将进行一步加大对补贴政策执行情况的督导,进一步规范工作程序,严厉查处违法违纪行为。发现一起、严查一起,决不姑息包庇。今天,我要重申“三个绝不能”和“四个严禁”: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过程中,绝不能在思想和工作上有丝毫麻痹,绝不能在措施和操作上有丝毫疏漏,绝不能在政策落实中有丝毫走样;严禁以任何形式向农民收取任何费用,严禁以任何名义向企业索要和收取任何费用,严禁在销售和售后服务环节以任何方式增加企业负担,严禁暗箱操作、违规操作和弄虚作假行为的发生。我们一定要从全局的、讲政治的高度来认识做好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的重要性,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将中央支农惠农政策的实惠一分不少地落实到广大农民手中,让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满意、让农机生产流通企业满意、让广大农民群众满意。 (三)积极推进农机服务产业的发展 农机服务产业是农村服务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达的农机社会化服务是农业机械化中级阶段的重要标志。各地要大力发展农机经营服务实体。鼓励农业生产经营者共同使用、合作经营农业机械,支持农机大户的发展。积极引导农机专业合作社等各类新型农机服务组织发展,推广使用标准农机专业合作社章程、农机作业服务合同。落实《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有关对农技推广、农机作业和维修等服务项目免征所得税的规定。引导、培植一批规模大、机制活、服务能力强的农机服务组织和企业发挥龙头带动作用。要积极培育农机服务市场。要依托主导产业,突出主要环节;依托服务组织,强化技术服务;依托政府引导,突出示范带动。围绕优势产业和主要农作物生产,推动农机作业、流通、维修、运输等服务市场的健康发展,创新农机服务模式,创建农机服务品牌。要拓展农机服务市场规模,推动农机服务产业化进程。全面实施《农业机械维修管理规定》,规范农机维修市场,组织开展农机维修体系建设和人员培训工作,促进农机维修业发展。要增强信息服务能力。各地要把信息网络建设作为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增强服务手段的重要工作内容,切实摆上工作位置。及时采集、发布农机作业市场信息,向农民免费提供气象预报、作业价格、机具数量等资讯,引导作业机具有序流动。加强“吉林农业机械化信息网”等信息平台建设,进一步提升农业机械化信息服务水平。 (四)加大农机重点技术推广力度 科技创新是农业机械化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农机新技术新机具推广是实现农机化科学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从去年开始,省政府每年都将投入不少于2000万元的资金,重点用于农机关键环节技术和重点机具的开发研究。各地要以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和推广机构为依托,充分发挥生产企业的作用,结合当地区域性农业生产实际,研究开发先进适用、节能环保、安全可靠的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新机具,积极推动农机化科技创新。要组织建立农机与农艺专家协同攻关的有效机制,制定适用于机械操作的作业标准和农艺规范。要加强基层农机推广体系建设,发挥各级农机推广机构的公益性职能,优化人员构成,构建多方协作、适应市场需求、充满活力的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体系。今后一个时期,要加强新技术新机具的普及应用。今年省继续投入资金,加强农机化新技术示范县建设,要重点做好保护性耕作、旱作节水、深松、水稻机插(机收)、玉米机收等农机化技术的推广应用。要加大做好保护性耕作项目的组织实施工作力度,不断扩大实施范围,有条件的地方要实行整村整乡推进。同时要积极推进玉米秸秆综合利用,尤其是玉米秸秆的膨化、压块等技术的推广应用。 (五)不断强化农机质量监督管理 加强农机产品质量监督管理,是各级农机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责。省农机鉴定站要依法做好农机推广鉴定工作,不断提高鉴定机构能力,完善试验鉴定大纲,规范鉴定行为。要进一步组织做好农机补贴产品质量跟踪调查,不断完善服务网络,拓展监控种类。要加强农机质量投诉工作,及时协调解决投诉案件。进一步实施好《国家支持推广的农业机械产品目录管理办法》,做好技术评价,根据我省农机化发展和农业生产的实际需要,组织开展吉林省支持推广的农机产品的选型工作,把好产品质量关。要加强农业机械产品质量、作业质量、维修质量等标准的制定、修订和实施工作,建立健全农业机械化标准体系。各地要积极开展农业机械的质量调查与投诉监督,督促企业履行“三包”职责,改进和提高产品质量。要逐步建立农机质量信息发布制度,积极推行农机产品质量认证,不断扩大认证产品的范围。依法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业机械产品的行为,规范农机具交易市场,维护农业机械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的合法权益。 (六)着力提升农机安全监理规范化水平 农机安全生产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与和谐稳定。要深入贯彻落实《农业部关于加强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意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依法监理和科技兴安的理念,以完善农机安全政策法规体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提高农机安全监理规范化水平为重点,提高安全监督管理能力,努力构建以源头管理、执法监控、宣传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农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安全监理工作要从以牌证管理为主,向强化安全意识,保证安全生产转变;要从以道路安全管理为主,向田间农机化生产转变;要从以拖拉机为主,向农业生产各环节的机械使用安全转变。要制定农机安全监理工作建设规范、农机监理人员管理办法和有关农业机械安全检测标准,开展农机安全监理规范化建设试点。要贯彻“五整顿、三加强”的相关要求,加强对拖拉机培训机构的管理,严把农机登记关、检验关和农机手的培训关、考核关,从源头上减少农机事故隐患。贯彻实施国务院印发的《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的精神,积极争取将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加大基本建设和财政专项投入,强化监理装备设施建设,完善农机安全监管体系。继续深入开展“创建平安农机,促进新农村建设”活动,制定“平安农机” 示范县评价标准,加强创建工作交流和考评。 (七)努力抓好农机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是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第一资源。我们要在全系统树立“人才兴机”的意识,重视和加强农机干部职工的培训和教育,多层面、多渠道培养农机鉴定、推广、维修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建立一支精干的专业技术队伍。要依托高校、职业院校、农机化技术学校、重点农机企业等建立农机人才培养基地,分层次培养农机管理人才、科技人才及高技能人才。加大对农业机械化学科建设与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强农业机械化发展战略研究,培养一批学科带头人和科研骨干。依托“阳光工程”等农民培训项目,加强对农机驾驶、操作和维修等从业人员的培训,使他们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按科研团队、专业干部、从业人员和农民机手等不同层次建立农机人才梯队。要结合农业生产需要和农业机械化发展需求,本着适用、易懂、科学的原则,做好培训教材的编写工作。积极推进农机职业技能培训,鼓励农民参加农机职业技能鉴定。 (八)切实加强农业机械化系统自身建设 要按照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农业机械化系统自身建设,切实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一要加强学习,提高政策理论水平。要以解决工作中面临的突出问题为中心,以管用为原则,突出学习重点,认真学习新时期“三农”工作理论政策、法律法规、农业机械化科技知识、管理知识,拓宽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努力把学习成果应用到实际工作中,转化为谋划农业机械化工作的具体思路、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有力措施。二要加强基础性工作,提高业务能力。要站在全局高度把握农业机械化工作,认真开展重大问题和重大政策调查研究,要善于发现新问题,总结提炼新经验,不断提高把握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律、科学判断农业机械化发展趋势能力,掌握农业机械化工作的主动权。进一步做好农业机械化行业统计和形势分析工作,着力加强基本数据、资料和信息的系统收集整理,做到情况明、底数清、数据准,为科学决策和高效管理提供可靠依据。三要加强政风行风建设,树立农业机械化系统良好形象。尤其是农机监理和鉴定部门,作为农机部门直接面向企业和农民的服务窗口,代表整个农机系统的形象,必须增强服务意识和公仆意识,切实处理好利益与服务的关系。要始终牢记以民为本,为民服务,帮民解难,助民增收,保民平安的观念,坚持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清正廉洁、文明高效、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不折不扣地落实党的支农惠农政策,解决好广大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为农民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 三、强化措施,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今年全省农机工作任务重、责任大,各级农机部门一定要坚定地树立政策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进一步加强领导,强化工作措施,务必取得成效。 (一)加强政策扶持。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和省委1号文件都把发展农业机械化作为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明确了加快农机化发展的相关政策。各地要深刻领会、认真研究、把握实质,用好用足政策,促进农机化的健康快速发展。 (二)增加资金投入。今年中央和省政府将进一步加大农机购置补贴的资金投入力度,省里将进一步加大协调力度积极争取农业部、省财政、发改委、农发办等项目资金的投入。各地要抓住有利时机积极争取地方财政资金以及税收和信贷支持,积极引入农业生产经营者、农机生产企业等社会资金,上下配合,形成合力,千方百计增加资金投入。要争取必要的工作经费,为做好项目建设和购机补贴等各项工作提供保障。 (三)整合资源,加强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农机管理、推广、科研、学校和企业的技术服务优势,整合资源,加强合作,加强农机管理、科研推广、执法监督和技术培训队伍建设,努力构建以县级推广站、乡镇区域农机站为龙头,农机企业、作业公司、协会为纽带,农机大户为主体的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积极推进农机服务的社会化进程。 (四)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良好氛围。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农机新技术、新机具和法律法规,宣传农机社会化服务和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典型事例,提高社会各界对农业机械化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为加快农业机械化事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五)加强领导,强化组织推进。一些市、县的农机局长进行了调整,大家要尽快熟悉业务,进入角色,农机部门要主动汇报,及时沟通,争取当地党委、政府领导对农机工作的支持和重视,努力将农机化工作由部门行为转变为政府行为,强化组织推进。各地要按照《农机化促进法》和《吉林省农机管理条例》赋予农机部门的职能,积极协调,努力争取,健全农机化管理机构,稳定农机队伍,提高人员素质。新调整的农机、农业局长要加强学习,尽快掌握情况、熟悉业务,深入研究工作新思路、新方法、新措施,适应新形势。 同志们,农业机械化是人类社会历史进步的标志,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发展农业机械化是时代的要求,历史的必然。农机化发展的第二个春天已经来临,新一年的任务目标已经明确,我们广大农机工作者肩上的任务光荣而艰巨。让我们携起手来,为实现农业机械化健康快速发展而努力,为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