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新闻资讯 政策法规 科技推广 安全监理 教育培训 农机维修 农机服务 农机机构  
 
  您的位置>>首页>>综合信息>>领导讲话
请选择字号【 】 
 
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四推进一稳定”做好农业农村工作
2017-1-5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要求部署,总结2016年工作,安排2017年工作,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

  今天上午,大家聆听了杨晶国务委员传达的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汪洋副总理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落实。

  下面,我讲4点意见。

  一、关于2016年工作

  2016年,面对复杂形势和多重挑战,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各级农业部门认真落实新发展理念和中央决策部署,围绕“提质增效转方式、稳粮增收可持续”,着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农业农村经济呈现出稳中有进、稳中向优的良好态势。概要讲,有“两稳、三进”。

  “两稳”,就是农业生产稳,农民收入稳。全年粮食产量达到12325亿斤,是历史第二高产年,棉油糖、肉蛋奶、水产品供给充足。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增幅有望继续高于城镇居民。

  “三进”,就是农业结构调整有序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大步迈进,农村改革稳步前进。籽粒玉米调减3000万亩左右,畜禽养殖规模化率达到56%,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超过65%,以休闲农业和农村电商为代表的新产业新业态成为新亮点。农药使用量继续零增长,化肥使用量自改革开放以来首次接近零增长,一些地方实现负增长;主要农产品例行监测合格率达到97.5%,同比提高0.4个百分点。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办法出台,开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又一重大制度性创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面积超过8亿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总量超过270万个,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面积占比超过30%。

  一年来,全国农业系统齐心协力、拼搏进取,着力抓了以下重点工作:

  一是着力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强化整体谋划,分行业部署结构调整。以玉米为重点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出台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和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结构调整意见,调减“镰刀弯”等非优势区玉米面积,扩大粮豆轮作和粮改饲试点范围。以生猪和草食畜牧业为重点推进畜牧业结构调整,优化南方水网地区生猪养殖布局,调减转移1600万头;召开奶业振兴大会,以中国奶业20强为龙头引领奶业振兴。以保护资源和减量增收为重点推进渔业结构调整,出台渔业转方式调结构指导意见,调整养殖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突出优质安全,调优品质结构。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新建成果菜茶标准园800个,创建畜禽水产养殖示范场6851个。扎实开展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活动,首批命名107个县(市),加快全程监管和追溯体系建设。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新认证“三品一标”产品1.3万个。强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开展无疫区和生物安全隔离区建设,全年未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

  二是着力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紧紧围绕“一控两减三基本”的目标,打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攻坚战,加强农业资源环境突出问题治理。建设高标准节水农业示范区11个,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县200个,病虫害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示范基地600个。创建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和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水产健康养殖示范面积比重达到51%。开展畜禽粪污综合利用试点和洞庭湖区畜禽水产养殖污染治理试点。启动洞庭湖、鄱阳湖等典型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开展秸秆综合利用试点,继续推进东北黑土地保护、南方重金属污染、华北地下水超采治理试点。启动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创建,探索农业绿色发展的有效模式。实施新一轮草原补奖政策。加大海洋牧场建设和水域生态修复力度,全年共清理取缔5000余艘涉渔“三无”船舶和35万张(顶)违规渔具。完成农机深松整地1.55亿亩。启动耕地轮作休耕试点616万亩。

  三是着力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完成106个重点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开展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创建一批全程机械化示范县,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65%,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加大保护性耕作、秸秆还田等绿色生态技术推广。启动科技创新能力条件、现代种业等重大工程建设,扩大制种大县奖励规模,加快海南、甘肃、四川国家级种子基地建设。推进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和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组织实施竞争力提升科技行动,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制机制创新。加强农业转基因研发和安全监管,强化科学普及和舆论引导。召开“互联网+”现代农业大会,在10个省份开展农业电子商务试点,在26个省份实施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在8个省份继续开展农业物联网项目试验示范。加强农业遥感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全年培训100万人。

  四是着力加强规划编制和政策完善。谋划“十三五”发展,国务院印发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这是国家层面的第一个农业现代化规划,是指导“十三五”现代农业建设的纲领性文件。编制印发了种植业结构调整等24个专项规划。国办下发了关于完善支持政策促进农民增收的意见。优化补贴政策,会同有关部门,在全国范围推开农业三项补贴改革,支持耕地地力保护和适度规模经营。调整优化渔业油价补贴、动物防疫补助政策,启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以及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等重大政策。完善调控政策,推动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保持基本稳定,落实玉米“市场化收购+补贴”改革,继续实施棉花、大豆目标价格试点,探索开展鲜活农产品调控目录制度试点。建立重要农产品供需平衡表制度,定期发布农业经济运行有关数据。创新金融政策,会同财政部组建国家农业信贷担保联盟,推动28个省建立省级农业信贷担保公司,启动“保险+期货”试点,推动将旱灾、疫病全面纳入保险范围。争取投资政策,整合做大现有建设项目,积极争取专项建设基金,推动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列入支持范围。

  五是着力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研究起草并以中办国办文件印发完善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办法的意见,对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作出全面部署。推进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制定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文件并经中央审议通过,扎实推进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推进经营制度改革,召开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座谈会,开展新型经营主体示范创建。扩大政府购买农业公益性服务机制创新试点,支持开展农业生产托管、代耕代收、联耕联种等社会化服务。推进其他各项改革,加强农村改革试验区试验成果的提炼推广,启动农垦专项改革试点,10个省制定印发农垦改革实施意见,种业人才发展和科研成果权益改革在全国推开。推进农业对外合作,国办印发促进农业对外合作的意见,成功举办G20农业部长会议和中国-中东欧国家国际农业经贸合作论坛,启动境外农业合作示范区和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建设试点。

  六是着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产业融合发展,以国办文件印发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意见,制定发布全国农产品加工业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规划,深入实施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政策,开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等示范创建和宣传推介,组织实施农村产业融合试点示范工程。推进农村产业扶贫,制定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促进精准脱贫指导意见,推动贫困县开展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指导各地编好规划,制定环京津贫困地区发展特色农业扶贫共同行动,开展定点扶贫地区产业发展带头人培训,遴选一批产业精准脱贫的范例和样板,引领带动重点区域贫困人口脱贫增收。

  总的看,2016年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供了重要支撑,发挥了“压舱石”的作用,好成绩来之不易。在此,我代表农业部,向关心支持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各方面表示衷心感谢!向农业系统干部职工、农民群众致以亲切问候!

  二、关于2017年的总体思路和工作主线

  2017年要召开党的十九大,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做好农业农村经济工作,对于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至关重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2017年中央1号文件对“三农”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作出了系统部署,各级农业部门要履职尽责抓好落实。我们要自觉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出发来谋划农业农村经济工作,坚持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来引领发展方向,用“主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新常态”的大逻辑来深化思想认识,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工作主线来明确重点任务,用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来统筹工作布局。

  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适应新形势新任务,2017年农业农村经济工作总的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努力践行新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主线,以优化供给、提质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结构调整为重点,着力培育新动能、打造新业态、扶持新主体、拓宽新渠道,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巩固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好形势,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做好2017年农业农村经济工作,要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稳中求进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也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2017年贯彻好这个总基调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农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基础,是经济社会全局的基本盘,农业稳住了,大局才能稳定。2017年的农业农村经济工作,要把“稳”作为基础和前提,稳定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稳定粮食生产,稳定农民增收,从而稳住农业农村基本面;把“进”作为方向和目标,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农业绿色发展、农业科技创新、农村改革等方面取得新进展,在“稳”的前提下实现关键领域新突破。当前,贯彻落实稳中求进,就是要在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的前提下,加大力度、放开手脚,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做好2017年农业农村经济工作,要牢牢把握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整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一环,要求从生产端、供给侧发力,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用改革创新的办法,调整优化农业的要素、产品、技术、产业、区域、主体等方面结构,优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促进绿色发展,创新体制机制,从整体上提高农业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使农业供需关系在更高水平上实现新的平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结构调整,既要调整结构、调整布局,又要转变方式、创新机制;既突出发展生产力,又注重完善生产关系;既是破解当前农业供需结构失衡的必然选择,又是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年来,各级农业部门努力谋划工作新举措,2016年7月份召开的全国农业厅局长座谈会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任务作了进一步系统梳理,各地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结构调整有了一个比较好的开端。同时我们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解和把握也在逐步深化,思路逐步清晰。但作为一项新任务,作为一次深刻变革,有些问题还有待认识,很多方面还有待探索,一些同志对这个新任务认识还不清、理解还不深,思想上还有些迷茫,工作还不得要领,还要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

  一方面,要进一步深刻认识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要看到,破解农产品供需结构性矛盾迫切需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当前,农产品供给大路货多,优质的、品牌的还不多,与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快速升级的要求不相适应,迫切需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快调优产品结构、调精品质结构、调高产业结构,促进农产品供给由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更加注重“质”的需求转变。提高农业比较效益迫切需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前,我国农业生产面临成本“地板”和价格“天花板”双向挤压,农民费时费力生产出来的产品却卖不上价,农民持续增收的压力越来越大,迫切需要节本增效,大力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培育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持续增收。缓解资源环境压力迫切需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国农业资源长期透支、过度开发,资源、环境两道“紧箍咒”越绷越紧,拼资源拼投入的传统老路已经难以为继,迫切需要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和资源利用方式,提高农业生产布局与环境匹配度。应对国际竞争迫切需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近年来,我国玉米、棉花、食糖等农产品库存量连创新高,同时部分产品进口不断增加,迫切需要增强国际竞争力,扬长避短,提高国内农业产业安全水平。

  另一方面,也要看到,我国农业发展确实已经到了加快推进转型升级的历史阶段,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临诸多有利条件和难得机遇。这些年,随着农业连年丰收,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当前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充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物质前提、生产基础;随着消费快速升级,消费需求日益多元,个性化、多样化消费迅速增加,优质、安全、品牌农产品需求潜力巨大,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引导动力;随着国际国内市场深入融合,特别是“一带一路”战略深入实施,加强农业国际合作、推动农业走出去面临重大机遇,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发展空间。

  总之,对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有正确认识、正确态度,既不能认为以前的工作搞错了,现在可以不要产量了,要知道,没有“十二连增”,结构性改革就无从谈起;也不能死抱过去做法不放,认为不必轻举妄动,过几年形势又回来了。要正确认识到,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央的决策部署,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紧迫任务,抓住机遇乘势推进,农业就能完成惊险一跳、更上层楼,就能实现阶段转型、质量升级。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重、难度大、头绪多,需要把握正确方向与原则,妥善处理好各类重大关系,找到有效办法与途径,工作中要特别注意把握四个方面。

  第一,要把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作为主攻方向。这次之所以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而不叫新一轮结构调整,是因为国家整体经济水平提高了,经济运行的市场化程度提升了,城乡互动融合加深了,消费需求层次升级了,这些都对农业生产形成了倒逼,不能简单地在现有生产水平上作“量”的增减,深层次的问题是要从产业和体制两个方面增强供给体系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因此,要优化产品结构和品质结构,推进质量兴农,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安全的农产品,满足多层次、高质量、个性化需求;要优化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推动资源要素优化重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农业功能拓展,促进生产向优势区聚集;要优化技术结构和经营结构,调整传统技术路径,大力发展节本增效、优质安全、环境友好的新技术新模式,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第二,要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核心目标。农业经营效益的提升、农民收入的增加,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的检验尺度和持久动力。改得对不对,市场说了算;改不改得动,农民说了算。2016年前三季度,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5%,虽然增幅总体仍然高于城镇居民,但较往年已经明显放缓,为近13年来最低,2004年以来首次没有高于GDP增幅。预计2017年多数农产品价格仍将低位运行,农民增收难度加大,如搞不好,多年来城乡收入差距持续缩小的势头可能逆转。要努力通过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稳定农业经营收入这个农民收入的基本盘。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关注农民、依靠农民,让农民有活干、有钱赚。要重视推进产业扶贫,让贫困人口同步进入小康。

  第三,要把改革作为根本途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场深刻变革,不能只动结构、不动机制,要用改革的办法激发活力、增进动力,而不能靠行政命令来推动。总的方向是要坚持市场化导向,充分发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依靠市场手段动员要素、优化配置、提升效率,以市场化倒逼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要大力推进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健全农业资源要素合理配置的体制机制,健全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补贴制度体系,提升农业的市场化程度和市场竞争力。

  第四,要把创新思维作为重要动力。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当前形势、未来走势,既坚持问题导向,解决当下农产品供需结构性矛盾;又坚持目标导向,朝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长远目标迈进。要放宽眼界,着眼新主体、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不能只在原有框架里打转转。要有城乡统筹的视角,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城镇化进程紧密相连,要研究城乡关系变化,促进金融、土地、农民工等城乡要素合理配置,用城乡一体化的方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有国际的视野,注重运用国际市场和资源,促进优势农产品出口,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等国家的农业产能合作,拓展国际市场。

  三、关于2017年工作重点

  对于2017年的具体工作,农业部1号文件将作出全面安排,文件稿已发给大家征求意见。这里,我着重讲几项重点工作,概括起来就是“四推进一稳定”。

  第一,推进结构调整

  农业结构调整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内容,也是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的重要抓手。当前,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已有良好开局,但离调优调高调到位还有很大差距,市场供需不匹配、农牧结合不紧、种养循环不畅、产业链条不长、区域布局不合理等问题依然突出;农民改变种养习惯也面临资金、技术、人才制约,对市场行情把握不准,存在“不愿调、不会调、不敢调”的问题。下一步,调结构关键是要顺应市场需求,生产适销对路的农产品,确保产得出来、卖得出去,并争取卖个好价钱;发挥生产经营主体的积极性创造性,让农民愿意调、主动调。

  2017年,农业结构调整一定要有新突破,形成新局面。重点抓好5件事:一要继续调减玉米。现在粮食库存多主要是玉米问题仍然突出,2017年要继续调减“镰刀弯”等非优势产区玉米1000万亩,累计调减总量争取达到4000万亩。深入开展粮改饲、粮改豆补贴试点,扩大玉米大豆轮作试点,扩大青贮玉米、苜蓿等优质饲草料种植面积,调动农民主动参与结构调整的积极性。二要大力稳生猪、兴奶业。目前,部分地区在禁养区划定和环境污染治理过程中,片面强调养殖污染治理,对养殖场简单一关了之、一禁了之,部分粮食主产区和传统养殖区的生猪养殖规模急剧下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要统筹养殖污染治理与生猪生产的关系,按照规模高效的发展要求,优化生猪区域布局,加快南方水网地区生猪养殖转型升级,引导生猪养殖向玉米主产区、环境容量大的地区转移。坚持“种好草、养好牛、产好奶”,抓住规模化、标准化这个关键,建设优质奶源基地,抓住中国奶业20强这个龙头,培育国产品牌,振兴民族奶业。三要推进渔业减量增收和资源养护。着力转变养殖方式,推广健康养殖,调优区域布局,减少养殖密度,坚决压减高投入高污染的水产养殖规模。逐步减少近海养殖,规划和发展“海洋牧场”。坚决贯彻落实海洋渔业资源总量管理和渔船“双控”制度,启动限额捕捞试点,加大减船转产力度,确保渔船数量和捕捞产量逐步下降。完善伏季休渔制度,持续清理整治“绝户网”和涉渔“三无”船舶,积极推进长江捕捞渔民退捕上岸、转产转业。率先在长江流域水生生物保护区实行全面禁捕。四要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制定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规划,鼓励各地争创园艺产品、畜产品、水产品等特色农产品优势区。适应市场优质化、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大力发展区域优势特色农产品。结合农业产业扶贫,发挥地方资源优势,加快发展地方特色蔬菜瓜果、茶叶、花卉、食用菌、畜禽等产业。突出抓好品牌建设、品质管理,支持建设一批地理标志产品和原产地保护基地,打造一批富有特色、优质安全的农产品品牌。2017年要开一次农产品品牌大会,增强农业品牌意识,扩大优质品牌影响。五要加快推进农村创业创新。落实好国办关于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文件精神,以扶持农民工、大学生、退役士兵、农业科技人员等返乡下乡创业创新为重点,加强政策扶持,开展创业创新培训,支持发展农产品储运加工营销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和农业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快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让“双创”成为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从2017年起每年开一次创业创新大会,展示推介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2017年还要开一次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大会,交流发展经验,拓展农业空间。

  第二,推进绿色发展

  绿色是农业的本色,绿色发展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要求。目前,我国农业资源利用强度过高和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不足并存,耕地、水资源约束日益趋紧,畜禽粪污、农作物秸秆、农膜有效利用率偏低。对此,很多地方已经行动起来,也有了不少典型,但仍有一些地方认识不够深刻、紧迫感不强、工作不够主动,加之绿色生态的政策支持体系尚未形成,农民广泛参与的积极性还不高。下一步,要紧紧围绕“一控两减三基本”目标,推进减量替代、减量控害、综合利用,进一步强化试点示范、机制创新、科技支撑,坚决打赢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做到“不欠新账,努力还旧账”,变废为宝,化腐朽为神奇。

  2017年重点要在5件事上下功夫:一要深入实施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开展水果、设施蔬菜、茶叶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示范,大力推广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扩大配方肥使用范围,鼓励农民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依托新型经营主体和专业化服务组织,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示范,集成推广农药减量增效综合技术模式,加快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应用。二要全面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这几年各地在这方面搞了不少试点,探索总结了不少经验模式,2017年的重点是要抓好模式推广、搞好社会化服务。要以畜牧大县为重点,扩大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种养循环整县推进试点。积极发展畜禽粪污第三方治理和社会化服务,健全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制。抓好主产区秸秆综合利用,健全秸秆多元化利用补贴机制。推进地膜清洁生产和农田残膜回收再利用试点。三要切实抓好农业资源环境突出问题治理。加大东北黑土地保护支持力度,探索有效的技术模式和补贴机制;深入推进河北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继续推进南方重金属污染区耕地修复。扩大耕地轮作休耕试点区域和试点规模,加快实施退牧还草和农牧交错带已垦草原治理。四要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突出优质、安全、绿色导向,加快建立健全质量安全监管和追溯体系,加强投入品监管和风险评估监测,规范生产用药,严格控制“菜篮子”产品农兽药残留超标。加快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推动新型经营主体按标生产,2017年在新型经营主体开展试点。继续开展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活动,再确定200个县(市)开展试点。五要加快建立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机制。2016年11月中央深改组审议通过了《建立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改革方案》,这是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的一件大事,我们要高度重视,具体谋划,主动协调,与财政部门配合,积极稳妥推进农业补贴机制调整优化。2017年重点是要抓好现有补贴政策的整合完善,对一些不符合绿色生态导向的政策,要及时调整政策方向,完善政策内容;对支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政策,要争取加大支持力度。去年农业部会同发改、财政等8部委联合印发了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提出要创建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各地积极性很高,2017年要以县为主,在有条件的地方整市整省开展创建活动,统筹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第三,推进创新驱动

  重点是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要适应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要,紧紧围绕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这一核心目标,着力在节本增效、优质安全、绿色发展等方面下功夫。要加快调整农业科技创新的方向和重点,从注重数量为主,向数量质量效益并重转变;从注重粮食生产为主,向粮经饲统筹和大农业转变;从注重种养为主,向种养加、资源环境等全过程全要素转变。要加快推进重大科研攻关和技术模式创新。围绕解决农业发展重大瓶颈制约,集中力量组织开展重大科研攻关,尽快形成一批“一体化”农业科技综合解决方案。深入推进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大力推广优质专用品种,集成示范一批节本增效、绿色发展、循环利用的技术模式。围绕农业集约化、机械化、轻简化要求,遴选推介一批主要农作物高效栽培、农机农艺融合、畜禽水产健康养殖、病虫害统防统治等成熟适用技术。

  2017年科技体制创新上要抓好3件事。一是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适应农业市场化、信息化、规模化发展需要,组织开展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创新试点,加强农技推广绩效考评,支持农技推广人员与新型经营主体开展技术合作,探索公益性机构和农技人员参与经营性服务的新机制、新措施。支持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开展农技服务,促进公益性机构和经营性组织协同发展。组织开展科研院校参与重大农技推广工作试点,建立农科教结合、产学研一体的科技服务平台。二是推进全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建设好全国农业科技成果转移服务中心、国家种业成果产权交易中心,吸引企业等各类创新主体积极参与,发挥好价值评估、展示推介、咨询服务、产权交易、众创服务等作用,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推广应用,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进一步推进种业科研成果权益改革,落实科研人员权益分享、持股兼职等激励政策,激发创新创业活力。三是推进科技创新联盟建设。以重点行业、关键领域为重点,加快布局一批区域性农业技术创新中心。集中相关地区优势科技力量,开展东北黑土地保护、玉米秸秆综合利用、华北地区节水农业和南方稻田重金属污染治理等重大问题联合攻关。鼓励企业等市场主体投资联盟建设,探索建立健全联盟多元化支持、市场化运营的长效运行机制。支持省级农科院整合本地区科研力量资源,促进地市农科所转型开展重大关键技术推广。

  第四,推进农村改革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围绕深化农村改革,中央连续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文件,以土地制度改革为主线,对有关改革事项作出长远性、战略性制度安排,并批准开展农户承包地、宅基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集体资产等改革试点。应该说,现在农村改革的“四梁八柱”已经基本建立起来了,改革的效应与红利必将逐步释放。下一步,要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方面抓好已经出台的改革举措落实,另一方面加大攻坚克难力度,继续深化农村改革。

  2017年重点要做好5件事:一要落实好“三权分置”意见。2016年,中办国办下发了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意见。2017年重点是要落实文件精神,探索多种实现形式,真正让农户的承包权稳下去、经营权活起来,让沉睡的农村土地资产醒过来。要加快推进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2017年再选择北京等6个省份推进整省试点,将试点省份扩大到28个,推动有条件的地方基本完成,确保2018年底全国基本完成。二要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近期,中央关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将正式出台,这是探索集体经济新的实现形式和运行机制、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的战略性制度安排,也是保障农民权益、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重大政策。2017年,要扩大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稳妥有序、由点及面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争取在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确认、股权量化和资产管理等方面取得经验。要全面开展清产核资工作,摸清家底,建立台账,加快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平台建设。这项重大改革还将召开专门会议加以部署。三要加快培育新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加快推动出台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政策文件,构建政策扶持体系。多元化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新型职业农民,实施现代青年农场主培养计划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轮训计划,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示范培训,全年培训100万人。积极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特别是土地托管、联耕联种、股份合作等经营方式,发挥农机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作用,多路径提升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水平,引领结构调整、产品质量和科技进步。四要深化农垦体制机制改革。2016年农垦改革发展文件贯彻取得明显成效,但困难和问题仍然不少。2017年是改革攻城拔寨的关键阶段,乘势而上就会柳暗花明,拖泥带水就有可能半途而废。要按照垦区集团化、农场企业化的改革方向,突出重点、分清主次,在推进垦区管理体制改革、办社会职能改革、经营管理体制改革上取得新突破。要加快推进土地确权发证,确保用3年左右时间基本完成发证任务。五要大力推进农业对外合作。2016年4月国办印发了促进农业对外合作的若干意见,2017年重点是落实好意见,同时启动实施农业对外合作规划,以“一带一路”沿线及周边国家和地区为重点,支持农业企业开展跨国经营,推动农业走出去。要健全产业损害风险监测评估体系,推动建立重要农产品贸易调整援助机制。

  农村改革试验区,是我们推进农村改革的试验田,这几年围绕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农村产权制度、农村金融制度等领域,安排了一系列改革试验项目,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的改革成果。下一步,要继续抓好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加强总结评估和成果应用,更好发挥改革试验作用。

  第五,稳定粮食生产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绝不意味着放松粮食生产,绝不能削弱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在这个问题上,中央态度坚定鲜明,习近平总书记有明确要求,农业部门一定要有清醒认识。保供给、保证全国人民能够到点开饭,始终是农业部门的首要任务,这一点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当前粮食是多了一些,但数量多主要是玉米多,库存多主要是国有粮库多。粮食生产是“两难”问题,多了不行,少了更不行。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粮食产量滑下去容易提上来难,要防止一减都减,形成共振效应。长期来看,粮食等主要农产品需求仍处在上升通道,保障供给的压力依然很大。要坚决守住“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底线,落实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巩固提升粮食产能。

  2017年粮食不追求增产,但要防止出现大的滑坡,这是底线。尤其是主产省区、主产市县,要稳定粮食生产。重点抓好3件事:一是启动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保护区建设。五中全会和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建立“两区”,这是确保粮食安全的根基。国家将出台“两区”划定建设意见,我们要按照文件精神抓紧科学划定“两区”,抓紧研究制定操作规程和管理办法,把水稻、小麦、玉米生产功能区划好,把大豆、棉花、油菜籽、糖料蔗等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明,上图上网,到村到田,引导财政、金融、保险、投资等政策措施向“两区”倾斜。二是继续加大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动整合耕地建设投入。有条件的地区,可探索财政资金带动金融资金加大投入的办法,整理增加的土地通过占补平衡筹资的办法,加快建设,提高标准。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大规模开展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三是落实好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保护和调动地方重农抓粮积极性。“米袋子”省长负责制,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制度。去年底,国办印发了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办法,这是落实地方粮食安全主体责任的重要举措。2017年要据此开展考核工作。各地农业部门要立足职能,推动落实好粮食支持政策,组织好粮食生产;同时要积极争取政府重视支持,推动责任落实。

  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眼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实现“保供给、保收入、保生态”,2017年在工作打法上、工作抓手上,要抓重点、抓关键点、抓兴奋点。重点要抓好“五区一园四平台”。

  “五区”,就是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这“五区”,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排头兵,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的主力军,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战场,也是农业绿色发展的样板田;“五区”功能定位互补,建设内容各有侧重,是我们农业调结构、转方式、增效益打出的组合拳,要切实抓在手上,拢起来一起用力,推动形成我国农业生产力科学布局的新蓝图、农业区域发展的新格局。

  “一园”,就是现代农业产业园。这项工作是适应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应推进农业现代化需要提出来的,是提升农业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也是带动落实农业农村发展支持政策的重要平台。要通过建设“产业园”,打造现代农业示范的载体、现代农业技术装备集成的载体、新主体“双创”的载体、优势特色农业发展的载体、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载体。中央对此高度重视,1号文件作了重点强调。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总的思路是以规模化种养基地为基础,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聚集现代生产要素,建设“生产+加工+科技”的现代产业园;在建设措施上,要做到“三个突出”,突出规划引导,统筹布局生产、加工、物流、研发等功能板块;突出政策创新,借鉴工业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做法,推动出台信贷、用地、科技等政策;突出企业主体,吸引龙头企业建设运营产业园,农业部门重点是做好服务。2017年部里将全面启动这项工作,力争“十三五”期间,建成300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四平台”,就是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农兽药基础数据平台、重点农产品市场信息平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息直报平台。这些实际上是信息化平台,是用信息化手段提升现代农业管理水平。这是重要的工作方式创新,是农业管理现代化的基础性工作。要把建平台的基础工作做好做实,推动农业信息资源整合,实现互联互通、开放共享。“四平台”就像一套房子里四个功能不同的房间,是一个协调统一的整体,有相对独立性,但不能割裂开来、各搞一套。今后,随着形势发展变化,平台数量可能还会继续增加,平台建设内容也会拓展和延伸。

  “五区一园四平台”,是农业部门抓工作推动、抓建设、抓管理的重要抓手,是我们通过实践探索总结出来的抓得住、抓得准、抓得牢的工作载体,必须积极进取、齐心协力,努力抓紧抓好抓出成效。要分门别类制定规划、制定标准、制定政策,各类资源要素、各类资金项目,都要向“五区一园四平台”倾斜集聚,形成中央和地方共同发力、推动建设的工作局面。

  四、关于创新工作方式方法

  当前,农业农村正处在深刻变革之中,市场化、城镇化、信息化、全球化加快推进的大背景,农业生产标准化、经营规模化、主体多元化、功能多样化的大变化,都使得农业农村经济工作对象、内容、领域等发生深刻变化,传统管理服务模式已难以适应发展要求,必须以变应变、顺势而为,不断创新工作理念和方式方法,努力提升农业农村经济工作指导能力和水平。为此要坚持五个“更加注重”。

  一要更加注重运用市场办法推动工作。长期以来,虽然我们反复强调市场意识、市场导向,但实际工作中很多人还是习惯于运用行政手段,习惯于开会、发文件、搞审批。现在看,确实不够了、不好用了,必须真正重视市场、研究市场、运用市场,用好市场需求导航灯。现代农业必然是市场化农业。2016年农交会上举办品牌农产品省部长联合推介活动,20名省部长提篮叫卖,为农产品代言,讲述品牌故事,在新媒体上得到广泛传播,效果十分明显。这是运用市场办法推进工作的生动范例。今后,要更多利用市场信号和价格传导机制引导农业发展,用市场手段调控供给消费,不能再靠行政推动一条路。

  二要更加注重运用法治方式推动工作。我们过去比较重视用政策支持农业发展,今后在这个基础上,还要注重依法保障农业发展,注重运用法治的思维、方式和手段来凝聚共识、争取支持、推动工作、解决问题。无论是正面要求的工作,还是负面禁止的事项,都要善于运用法治手段。新的工作,尤其是带有长期性的工作,要优先想到立法修法执法。现在涉农法律那么多,我看哪一部法律执行好了,运用充分到位了,哪一项工作都能打开一个新局面。要按照“放管服”改革要求,进一步深化农业领域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简政放权和政务公开,切实用法治激发市场活力、保障农村改革发展。

  三要更加注重运用信息化手段推动工作。现在,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信息已经渗透到了农民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到基层调研时发现,村里在墙根下晒太阳的老大爷都会用手机。地方同志讲,现在农民绝大部分信息都来源于手机,世界上任何地方发生的大事,农民都能通过手机知道。可以说,信息技术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这也是我们开展农民手机培训的原因。下一步,要更好地利用信息化手段指导生产、引导市场、改善管理,提供服务,注重发挥政务网站、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的作用,让新媒体成为农业技术的推广员、市场信息的发布员、优质农产品的推销员、“三农”政策的传播员。

  四要更加注重运用典型模式推动工作。农民群众善于创造,也善于模仿,典型引路是十分有效的工作方式。现在农业农村经济工作新情况、新领域多,要鼓励基层创造,善于发现典型,总结培育可复制可推广、可观可学的典型模式,进而上升到政策,指导推动面上工作。2016年10月份,我们总结了洛川苹果、赣南脐橙、定西马铃薯等特色产业带动精准脱贫的范例,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总结更多好的范例加以推广,部里将分区域召开范例观摩会,交流经验,推动产业精准扶贫。各地也要及时发掘并总结基层创造的好经验好做法好范例,宣传推广,以点带面推进工作。

  五要更加注重通过制度安排推动工作。搞好农业要靠政策,尤其要靠制度化的政策、长效化的机制。要改变那种只重视争项目、分资金的工作方式,加大政策创设和机制创新力度,善于在建立制度性的政策框架上下功夫,把不适应新形势的政策及时转向,把实践中行之有效的做法制度化,让资金和支持政策持续发挥作用。近年来,我们积极争取创设的草原生态补奖和退耕还草政策,总量接近200亿,虽然这些钱全部发给农牧民,并没有年年由农业部门来分,但实实在在支持了草食畜牧业发展和草原保护。这种思路和做法值得“复制”。

  抓好农业农村经济工作,关键要有一支素质过硬、敢于担当、作风优良的干部队伍。各级农业部门要把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严格落实“两个责任”,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要大力倡导想干事、敢干事,创新求实抓落实,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要坚持管行业必须管行风,深入推进农业系统强农惠农资金使用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坚决防止跑冒滴漏、吃拿卡要、权力寻租,坚决纠正损害农民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以过硬作风和一流业绩树立农业系统的良好形象。

  同志们,2017年目标任务已经明确,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信心、鼓足干劲、狠抓落实、奋发有为,巩固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好形势,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作者/出处:农村工作通讯-中国农村网 阅读次数 [5515]

上一篇  下一篇   
栏目最新内容 | NEW
 宋建武在推动农机维修行业发展经验交流视频会议上的讲话和典型发言材料
 宋建武副司长在“三秋”农机安全生产重点工作部署视频会上的讲话
 冀名峰在2022年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工作部署会上的讲话
 张桃林在全国农业机械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及典型发言材料
 王甲云副司长在全国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工作推进视频会上的讲话
 张桃林副部长在全国农机试验鉴定和技术推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唐仁健在2021年全国“三夏”小麦机收暨粮食作物机收减损工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
 张桃林在农业机械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栏目热门信息 | HOT
农业部总经济师朱秀岩在行走式节水灌溉抗旱保春播现场会上的讲话 [29210]
吉林省农业委员会陈巳副主任在全省农机推广站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9121]
省农委副主任陈巳在落实农机购机补贴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8962]
省委副书记林炎志在全省春耕播种现场会议上的讲话 [28741]
陈巳副主任在全省农业工作会议农机专业会上的讲话(摘要) [28480]
省政府副秘书长冯巍在全省农机秋翻整地现场会议上的讲话 [28227]
陈巳副主任在吉林省农机推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8134]
王智才司长在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农机专业会上的讲话(节选) [28080]
王智才司长在全国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27837]
张天佐副司长在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农机专业会上的讲话(节选) [27764]
     

主办:四平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中心
地址:英雄大街2220号
电话:0434--5089268   
email:sp@jlnongji.cn
http://sp.jlnongj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