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新闻资讯 政策法规 科技推广 安全监理 教育培训 农机维修 农机服务 农机机构  
 
  您的位置>>首页>>新闻资讯>>本地信息
请选择字号【 】 
 
收粮时节
2016-12-2

30e5bc8a-37d8-4527-a83b-d7df323527e9.jpg
d7b1cb9d-185e-4db4-aad4-1ea6b714dab6.jpg
  来到梨树县之前,记者在思考:取消玉米临储政策,玉米市场从“政策市”过渡到“市场市”,农民们能适应吗?梨树县是产粮大县,这里的大多数农民以玉米为主要经济作物,已经种植几十年了,过去8年间绝大多数玉米都可以卖到临储库中,现在又卖到哪里呢?
  追求转型的“老把式”
  11月16日 星期三 晴
  走在梨树县郭家店镇的公路上,来往的运粮卡车穿梭如织。
  今年,小泉眼村农民张国安流转了40公顷耕地种玉米。10天前,他以每斤0.61元的价格,把自产的和收购来的200多吨玉米一股脑儿都出售了。“今年年头好,玉米产量高,每公顷能产2.6万斤,不捂霉就不愁卖。”
  卖玉米那天,老张和儿子们一起装车称重,忙得热火朝天,10多车玉米被拉走,老张一家又着手清扫脱粒剩下的玉米芯。
  有些担心提及粮价会触痛到老张,但他却很释然。老张说,“过去玉米是值钱,可是好的孬的卖得都差不多。没有比较和竞争,价格拉不开档次。都说粮食也要市场化,咋能啥玉米都一直那么贵?买件衣裳还有个‘一分钱一分货’的说法儿不是?”
  这两年,正是出于对优质玉米卖出优质价的期望,老张从降成本、扩规模着手办起了合作社。置备了10多台农机设备,带领40多户村民向着土地规模化经营转型。统购种子和化肥,大型机械作业,规模一上来各环节费用就降低了。今年同样种一公顷地,老张的成本约合4000元,比传统的人工种植模式低了2000多元。
  老张说,算上增产和生产者补贴这两项收益,以及集约经营节省的成本,今年种玉米还是有效益的。
  61岁的老张打小就是个爱较劲的人,务农40多年,尤其对田间地头的农活儿从来不愿妥协。
  聊到明年种点什么时,老张盯着窗外辽阔静谧的田野半晌,缓缓地说,“慢慢来,先把土地流转搞好,争取能连成片,现代农业我才刚起步。”
  某种意义上讲,政策调整有时会给阶段性目标带来冲击。更重要的是,如何抓住新政策带来的长足发展机遇。
  玉米价格接轨国际市场已是大势所趋。当前的难点在于,要克服畏难的思维定式,尽快形成市场调节和政府调控的合力。这样,才能在确保农民利益和粮食安全的同时,推动农业现代化向前发展。
  多元主体“激活”市场
  11月17日 星期四 晴转多云
  坐在宽敞明亮的休息大厅,沐浴着正午的阳光,粮食经纪人们坐在沙发上,操着南腔北调的普通话边喝茶边聊天,在郭家店镇老农机厂后院的薪宝粮贸有限责任公司,这样的景象颇为常见。凭借以质论价的透明化价格,和现金结算的交易方式,这里被众多客商称为“玉米交易所”。
  透过玻璃窗,可见七八辆吉C牌照卡车列队驶入收购作业区,玉米经烘干后被装进集装箱,由数辆辽H牌照货车运走。
  “这里货源稳定,合作快10年了。”与司机确定到达辽宁省营口港的细节后,客商林先生打开了话匣子。他在福建省的饲料厂每月要消耗1万吨玉米,饲料的优劣很大程度取决于原料,“梨树的玉米饱满,混合饲料、直接饲用都是极好的。”
  翻了翻供销单,薪宝公司经理李国宝乐呵呵地介绍,做粮食贸易的优势在于资金结算周期不长,随买随销、不留库存,15天左右就可回款。本着薄利多销的原则,他的公司从11月10日起收新粮,最多的一天交易了500吨玉米。
  在位于十家堡镇的四平荣峰粮食收储公司,总经理王景峰开门见山地表示,玉米贸易粮供不应求。“手机快没电了。目前港口缺粮,合作客户一直在催。”
  10月下旬荣峰公司开仓收粮。起先几天,送粮车络绎不绝,一天收购三四百吨不成问题。不过,随着各乡镇的贸易公司、加工企业陆续开仓收粮,还有辽宁省的粮食经纪人到村里收粮,都成为了收购贸易粮的分流因素,荣峰公司成交量下滑。
  王景峰随市调整,将14个水二等粮的收购价格上调到每吨1540元。即便如此,近一周的交易量仍不理想。他看着电脑里的收购数据,眉头紧锁。眼下,他计划改变多年来“坐等顾客送粮”的运营模式,也试试去上门收购,还打算“进军”粮食加工领域。
  根据国家粮食局官网数据,截至11月10日,我省累计收购玉米139万吨,同比增加30万吨。当前,玉米价格与进口玉米到岸价相差无几,多年来首次具备国际竞争力。
  玉米若想实现市场定价,价格就必须由市场形成;若想形成良性的市场机制,就需要吸引足够的市场主体进入市场。交易主体也应及时认清市场形势和变化,顺应市场新规律,及时、理性、科学地提升竞争力。
  近日,国家粮食局出台《粮食收购资格审核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农民、粮食经纪人、农贸市场粮食交易者等个体,今后从事粮食收购活动,无需再办理粮食收购资格。这一新政的出台,意味着施行了10多年的粮食收购许可证制度被废止,有利于多元市场主体进入市场。
  “内生式”调整种植结构
  11月18日 星期五 雨夹雪
  昨夜风劲。清晨,蔡家镇蔡家村农民刘娟顶着寒风就出门了。拾掇完村路两旁散落的柳条,她回到家,从彩钢仓房里拿出一沓蓝色防水布,苫在后院玉米垛上。“养殖场说过两天来收,能有个3万多斤。”订单种植特用玉米,刘娟不操心价格。
  车穿过河堤,绕过山林,抵达梨树县最西端的刘家馆子镇时已近晌午。过去,这里和其他乡镇一样,以种植玉米为主。可是这里的玉米产量,在整个梨树县并不突出,1公顷在1.5万斤左右。
  “去年,流转200公顷土地种玉米,雨水少、沙石多,赔得一塌糊涂。今年区分土壤类型,宜粮则粮、宜豆则豆。”丰望合作联社理事长陆福有些内向,说到种植调整结构时,他眼睛亮了。前倾着上身,在纸上边画边说,“今年合作社黑豆种植面积达到133.5公顷,带动农户种了2000多公顷。黑豆主要有两种类型,青仁黑豆和黄仁黑豆,青仁黑豆市场受欢迎程度要高一些。”
  陆福很忙,电话不断。黑豆正走俏,不少粮食经纪人慕名而来,找他谈收购,有多少收多少,每斤不低于2.8元。黑豆较高的经济回报率和规模化经营积攒的经验,都成为他探索“调结构、保增收”的信心和本钱,“明年继续种,黑豆种子已备齐。”
  在广袤的黑土地上,无论是通过订单农业来调整品种,还是因地制宜来选择具有市场潜力的作物,勤劳的人们用智慧和汗水探寻着新时期粮食与市场的有机互动。一股股农业结构性调整的内生动力,正在从点状发力向网状延伸,与我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得益彰。(吉林日报 李樊)

作者/出处:吉林日报 阅读次数 [641]

上一篇  下一篇   
栏目最新内容 | NEW
 四平:争做农业合作化的推动者排头兵 ——记梨树县梨树镇宏旺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文镝
 四平:带动更多农户多种粮种好粮 ——记梨树县聚丰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邵亮亮
 四平:新立乡:党建领航探富路 港椒试种启新程
 四平:王奔镇巨兴村:风吹麦田 喜看小麦长势好
 四平东明镇:辣椒移栽正当时 \"火红产业\"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四平市水稻机插秧现场会在伊通满族自治县举办
 四平:毕志杰主持召开2025年第七次全县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专题调度会议
 四平:新立乡:春耕正当时,水田奏响希望曲
 四平:玻璃山镇:丹参种植正当时 田间奏响产业振兴曲
栏目热门信息 | HOT
保护性免耕播种好 [4173]
四平市农委部署防汛抗洪抢险工作 [4133]
全省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培训班在四平开班 [4125]
康达公司请来专家挑毛病、找问题、征求意见 [4046]
专家聚集示范田——全省农机专家经验交流活动侧记 [3888]
双辽市备春耕:科学谋划 提早安排 强化落实 [3868]
梨树县农机工作“五化”促发展 [3848]
四平市全力抓好春耕生产工作 [3699]
春风过处地复苏 农机部门忙备耕 [3602]
公主岭大力推广农作物增产保产技术 [3131]
     

主办:四平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中心
地址:英雄大街2220号
电话:0434--5089268   
email:sp@jlnongji.cn
http://sp.jlnongj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