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新闻资讯 政策法规 科技推广 安全监理 教育培训 农机维修 农机服务 农机机构  
 
  您的位置>>首页>>综合信息>>综合要闻
请选择字号【 】 
 
跨区机收“随军”记(直击三夏③)
2007-5-28

—— 麦收开始了,笔者跟随麦收小分队,从河南沁阳出发到叶县跨区作业



作业



                抢修                   收获


  5月19日上午7点半,河南省焦作沁阳市韩村的杨传仁和北董村张绍军等24人,没有来得及吃早饭就集合起来准备出发。他们的目的地是豫南平顶山叶县。这次笔者也要当一回“麦客”,随队亲身体验“南征北战”的种种艰辛。


  沁阳农机局局长宋立体介绍说,每年他们都会在5月下旬开始组织麦收服务队从豫南到豫北,再到山西、河北、内蒙古等地进行跨区小麦作业。


  三次险些偏离路线,220公里路跑了18小时


  蜿蜒的山路陡峭得很。收割机的时速一直维持在20公里,尽管开得很慢,但车里还是很颠簸。


  中午12点,驾驶室里温度一下蹿到了37℃,热浪一阵一阵扑面而来,驾驶室里热得让人发慌。领路机手张绍军左手把着方向盘,右手握着排挡,困得不行了,叼起烟,大口大口地抽。这条路线,张绍军每年一次,已经走了六七次了,但每次都是凭记忆走。


  一路上,路标非常少。走过大半程的时候,到了平顶山汝州的一个三岔路口,张绍军却带着车队朝着郏县开去了。笔者闲来无事翻看着自带的地图及时发现了错误,此时车队已经离开三岔路口数百米。随行的马超说,真要是这样走下去,浪费油是小事,时间要是耽误了,就会严重影响第二天的作业,那可是大事!


  到宝丰县后,夜幕已经降临。为了不耽误第二天的收割,队员们商定不到目的地不罢休。夜里8点队伍差点又一次迷路,车过宝丰县,发现路越来越窄。当地一村民说,那条路再往前走就断了,需要绕到平顶山才可以赶往叶县,于是张绍军连忙带领车队调头。


  车队继续前行,前方霓虹灯闪烁,大家以为那就是平顶山。张绍军又一次停车问路,才知道到平顶山还有10多公里路,一直往前走就可以了。好险!这是我们第三次差点偏离主路线了。


  到目的地平顶山叶县保安镇的时候,已是凌晨1点。将近18个小时的长途跋涉,终于结束了。凌晨两点左右,6台收割机作完检修,队员们将长宽为5米的塑料布在地上铺开,把带着的褥子也铺在地上,盖上大衣睡了。凌晨5点多,大家都醒了。马超告诉我说,“刚开始睡的时候,蚊子咬得厉害,不过太累了,很快就睡着了。有这点休息时间还算好的,真正作业起来,一天除了中午吃饭,没有休息时间,如果农户要求,晚上都要加班。”


  “截机”现象严重,没有熟人还真逃脱不掉


  队伍出发前,政府免费向机手发放了跨区作业证,但有了这个,麦收队们就可以畅通无阻去麦收了吗?未必。


  张绍军告诉我,麦子熟了,找不到收割机怎么办?有人专门联系收割机队,安排麦收队人员吃住,每亩收5元钱“中介费”,这就是“指路人”。还有人专门上路“截机”,“截机人”拦截到机器后,收取第三方300、500甚至1000元后,第三方再联系农户,干完活后再“转手”“卖”给下一程。


  随行的麦收队由于和当地“指路人”建立了长期联系,一路上由他们将收割机护送到目的地。据介绍,整个镇上像这样的“指路人”大约有60个。这60个人与山西、开封、沁阳等地来的麦收队保持着亲密联系,这些麦收队不会被截机。一路上碎玻璃一片接着一片,指路人说,这些都是被截机的给砸碎的,“麦收队在当地得有熟人,不然保不准就会被人截了。”


  在叶县县城到保安镇的路上,笔者看到至少有30人,几个人一伙在截机,有的人开着面的或者骑着摩托车横在收割机面前,有的两三个人坐在收割机前不让收割机走,有的干脆躺在前面。队长杨传仁说:“这时候如果不下车,就用砖头石头砸玻璃,砸完就跑。报警了,派出所也就只能管一段,到了下一个镇,还可能被截机。”


  “机子出故障最烦人”


  自从在沁阳启程后,车队先后经历过机器漏油、无级变速轮的皮带断裂等问题,幸好提前准备了,很快排除了故障。队长杨传仁说,其实一台收割机很少出毛病,可6台走在一起,故障出现的几率就高了。


  5月20日下午2点,驾驶室内温度计指向了43.7℃。路边的杨树,也热得耷拉着叶子。收割机像乌龟一样向前蠕动着。驾驶室里,张绍军满脸红彤彤的,汗水从头部往下倾泻,他眼睛一直盯着前方,手里熟练地操作着方向盘。


  没多久,收割机就开始“耍小脾气”了,割进去的麦穗麦秆,就是不吐出来。机子发出吭吭的声响,再这样下去,问题可就严重了。


  队员耿孬迅速下了机,张绍军找来钩棍,身体趴在轱辘上,从麦秆粉碎机往外一下一下地钩堵塞住的麦秆。15分钟后麦秆粉碎机终于疏通好了,但机子没开两步又停了下来。会不会是无级变速轮有问题?张绍军、孙士祥和马超一起用力搬动无级变速轮,麦秆粉碎机内发出嗒啦嗒啦的声响,这样连续反复七八次,可每次都是收割机没走多远,就又一次停了下来。麦秆进的快,出的慢。最后终于找到问题所在:无级变速轮皮带松了。张绍军找来撬棍,用力往后推,固定好后,故障迎刃而解。


  机器故障排除花了整整40分钟,张绍军说,“机子出故障最烦人了!今天算是好的了,去年有几次大半天才把机子修理好。”


  这一天多跟下来,笔者感触良多。机手们挣几个钱真不容易!

作者/出处:中国农业机械化信息网 阅读次数 [8152]

上一篇  下一篇   
栏目最新内容 | NEW
 韩俊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十届粮食安全部长级会议 
 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培训班在咸阳举办 
 果蔬特色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技术装备交流研讨会在新疆喀什举办 
 我国普惠型涉农贷款利率继续下降 助力农业机械化 
 农业农村部持续强化网络售种专项整治 
 农旅双赛道激发创新活力 第九届吉林省农村创业项目大赛落幕
 中央财政下达农业生产防灾救灾资金4.55亿元 积极应对洪涝干旱灾情 助力加快恢复农业生产
 农业农村部、生态环境部联合发布《中国渔业生态环境状况公报(2024)》
 [三夏进行时] 全力以赴保秋粮安全
栏目热门信息 | HOT
松原市启动“数字农业”项目  [47590]
吉林省举办玉米收获机械田间生产考核及检测培训班 [42018]
吉林省农机推广工作会议在长春召开 [41855]
省农委纪检专员到我站检查督导先进性教育活动 [41574]
吉林省召开玉米、大豆机械化收获研讨会 [41398]
吉林省农委副主任陈巳深入联系点参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40548]
吉林省农委举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专题报告会 [40179]
吉林在发展县域经济中应选择食品工业   [40165]
吉林省农委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动员阶段总结暨转段动员会召开 [40066]
抽样调查显示:九成乡镇农技人员转向农资经营创收 [39651]
     

主办:四平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中心
地址:英雄大街2220号
电话:0434--5089268   
email:sp@jlnongji.cn
http://sp.jlnongj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