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新闻资讯 政策法规 科技推广 安全监理 教育培训 农机维修 农机服务 农机机构  
 
  您的位置>>首页>>新闻资讯>>本地信息
请选择字号【 】 
 
新时代农家人
2014-11-11



学习、考察、试验,虽然是地地道道的农家人,却不甘平凡,不断寻求适合当地种植的新品种,扩大种植水稻和玉米的规模,最终取得了成功,他就是辽河区福宁分场于得胜,一个敢闯、敢创的新时代农家人。


于得胜今年50岁,家住辽河区福宁分场八村。2006年之前,于得胜和所有的农民一样,踏踏实实地种着家里的一垧多地,一年一万多元的收入,只能维持生计。“当时为了贴补家用,我还用‘四轮子’干零活挣钱,干完自家,干别家。”别看于得胜是个农民,可是这机会却看得明白,抓得准确。随着国家政策越来越好,很多村民纷纷外出务工,村里闲下大量土地,于德胜抓住这个机会。2006年,他按一垧地400元的价格承包了2垧种植水稻,年底一垧地收入了8000元左右,这让他更坚定了自己承包土地的决心。2011年,他又承包了3垧地种植玉米,之后几年不断增加,直到现在的10垧地水稻,3垧地玉米,年净收入达到20万元,过上了小康的生活。


“现在挺不错的,可要说这几年种地感受最深的,还是去年。”于得胜回忆道。去年大冻提前,水稻不够成熟,产量大减,而玉米又逢大涝,平均一垧地产量不足10000公斤,损失不少于5万元,让于得胜很是苦闷。不过谈到今年的产量,于得胜又笑开了花,“今年产量特别好,最低能收入20万元。”粮食高产离不开他的努力,为了提高玉米产量,除了平时的学习,于得胜每年都外出考察,然后带回优质的品种进行试验,今年种植的水稻是省农科院推荐的吉林农大809和吉精512,玉米是吉单50和良玉99,通过省农科院和市农业局测量,效果非常好。


谈到收割,于得胜笑得更开心了,“都是机械化,10垧地2天就结束了,玉米不到一天就收完,相当省劲儿了。现在只要承包价格合理,有100垧地我都不嫌多。”对于未来于得胜也有自己的打算,希望成立种植合作社,进行更加专业的规模化种植。(四平日报郭美玲)



作者/出处:四平日报 郭美玲 阅读次数 [999]

上一篇  下一篇   
栏目最新内容 | NEW
 四平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中心参观第二十四届长春农博会农机展会(图文)
 四平:红旗街花生产业科技赋能 助推乡村振兴发展
 四平:拓宽增收致富路 ——梨树县孟家岭镇孟家岭村特色产业发展见闻
 四平:第十一届梨树黑土地论坛开幕
 四平:植保进行时:新立乡用“绿色科技”智斗二化螟
 四平:伊通镇全面开展大豆种植补贴面积测量核实
 四平:黑土地上的“黄金产业” ——我市玉米产业高质量发展记事
 四平双辽市:推广玉米“条带耕作”模式 锁定增产8千万斤目标
 四平:争做农业合作化的推动者排头兵 ——记梨树县梨树镇宏旺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文镝
栏目热门信息 | HOT
专家聚集示范田——全省农机专家经验交流活动侧记 [6202]
四平市全力抓好春耕生产工作 [4731]
保护性免耕播种好 [4643]
四平市农委部署防汛抗洪抢险工作 [4547]
全省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培训班在四平开班 [4477]
康达公司请来专家挑毛病、找问题、征求意见 [4411]
双辽市备春耕:科学谋划 提早安排 强化落实 [4237]
梨树县农机工作“五化”促发展 [4213]
春风过处地复苏 农机部门忙备耕 [4016]
公主岭大力推广农作物增产保产技术 [3485]
     

主办:四平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中心
地址:英雄大街2220号
电话:0434--5089268   
email:sp@jlnongji.cn
http://sp.jlnongj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