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新闻资讯 政策法规 科技推广 安全监理 教育培训 农机维修 农机服务 农机机构  
 
  您的位置>>首页>>综合信息>>简报摘要
请选择字号【 】 
 
深化机制创新 加快基层农机区域站建设(2006-10)
2006-10-23


——靖宇县农机局


  我们靖宇县位于吉林省的东南部山区,幅员面积309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为12.9万亩,其中可机耕地面积仅为6.7万亩,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小县。1983年以前,在全县12个乡镇分别设立了农机管理服务站,后期根据我县的实际情况和农机具的保有量以及装备水平等其他原因,按区域重新成立了三个农机中心站,负责全县12个乡镇农机管理、推广、监理、培训等工作.2005年,按照上级撤乡并镇的要求,我县12个乡镇撤并为8个,而我们的农机中心站也参加了乡镇体制改革,并对体制及人员编制重新进行了核定。目前,我们三个中心站实有职工40人, 其中,大专学历3人,中专学历23人,高中和高中以下学历8人,中级职称4人,初级职称30人。
  我们三个农机中心站从其成立以来,经历了较为艰难的发展历程。特别是在九三年的大规模的体制改革中,由于农机局退出政府系列,变为农机服务中心,加上县财政实行分灶吃饭,将所有乡镇站所交付乡镇管理,使得我们的三个中心站的发展和职能作用的发挥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人员抽调频繁,机械设备损坏严重,职工工资不能按时足额支付,造成了职工思想上的不安定和工作上的基本瘫痪。这种体制上的弊端和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促使我们负责的向县委和政府反映汇报并积极地争取,终于在2003年将三个中心站的人、财、物化归我们农机局管理,并在2005年的全省乡镇机构改革中给予了最后的确定。这样,从根本上解决了体制上的制约问题,使人力、物力、财力得到了相对集中,不仅杜绝了乡镇乱抽人、乱摊派的问题,也解决了职工工资待遇,稳定了职工队伍,使农机管理人员能一心朴实的安心本职工作,同时也解决了资金投入和技术力量不足、工作开展不平衡等其他问题,职能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达到了人尽其能、物尽其用的目的,为全面提升我县农机化水平和服务能力奠定了基础。从而使农机站的发展和职能作用的发挥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达到了区域指导、系统管理、公益服务、专业配置的原则。目前,三个区域中心站已经转变了过去就农机抓农机的狭隘思想,改变了思维方式,树立服务大战略,发展大农机的新理念。选准农机化发展切入点,做大做强农机化工作这篇大文章。全体农机干部职工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成为一支活跃在乡镇、为农业生产和农民服务的专业基层农机队伍。
  一、更新观念,统一思想,增强农机自身发展活力
  三个区域农机站三权上划以来,正处于要机具没机具,要资金没资金的瘫痪状态,职工积极性不高,个别人还存在着得过且过的思想理念,农机地位低下,得不到农民认可,农机各项工作都无法正常开展,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局领导班子,及时召开了党委会,研究制定了相应的措施和管理办法,一是建立健全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农机管理体制、经营体制和运行机制,从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入手,大力推行行之有效的各种改革措施和办法,积极推进人事制度、用工制度和分配制度的改革,引入竞争机制、风险机制和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干部职工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才能,完善了农机内部责、权、利有机结合的岗位责任制,在制度上大胆创新,推行“岗位目标责任制”,构造出新的农机管理、经营、服务一体化的运行机制;二是针对职工积极性不高,工作效率低下这一实际情况,我们深入开展了“学、做、创”活动,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思想道德建设,加强业务知识学习,使区域站全体职工树立了正确的发展观、政绩观、人才观、群众观,形成了朝气蓬勃、开拓创新的精神状态和求真务实、甘于奉献、踏实苦干的良好风气。三是真抓实干,增强发展意识。着力解决好工作落实问题,抢占快车道,争当排头兵,千方百计完成所承担的各项工作任务,使工作在农机工作第一线的广大干部职工实现了由“要我干”到“我要干”再到“主动干”的转变,不断增强农机自身发展活力。
  二、从加强自身建设入手,不断完善农机服务体系建设
  我们通过自身建设的加强和完善,有效地改变了站容、站貌,提高了工作效率。使农机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功能不断增强。
  1、我们以加强农机中心站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有效地改善基层中心站的基础环境和办公条件。几年来,我们相继投入资金100多万元,为三个基层中心站盖起了近900平方米的办公小楼,并添置了一定数量的农机具,从而使三个基层中心站的工作环境得到了根本的改变,服务功能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有效地提高了农机工作的地位和影响,为今后农机化工作的正常开展创造了有力的条件。
  2、狠抓科技兴农,把农业发展转向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农民素质的轨道上来,努力提高科技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份额。几年来,我们三个区域中心站充分利用“千万农机手培训活动”、“科技之春”、“科技之冬”、“三下乡”等形式,实施“绿证工程”,充分利用农闲时间开展送教下乡,通过编印科技培训手册、电化教学等形式开展好培训工作,并在农忙期间组成百人支农服务队,实行分片包村,配合各乡镇做好农机技术服务,深入农村,深入农户家中,为农民服好务,当好参谋。加强了信息服务,成立了农机信息服务中心,乡镇农机站都设立了农机信息网点,及时向农民宣传《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农机道路安全管理》等农机法律法规和“二减免三补贴”的国家支农惠农政策,使农民能够及时了解国家政府享受补贴,通过他们的宣传,使得我县2005年共购置36台补贴机车及配套机具。为我县农民、农机服务组织和种粮大户(特产业大户)创造了购置农业机械的优惠条件,促动了农民购机养机的积极性,为提高我县的农机化装备水平和提高农机化服务质量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有效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对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为了提高农机具的技术状态和机具的完好率,我们还专门组织多名机务技术人员,采取定点检测、调修与流动相结合的方式,到农机户家中全面开展农机具冬检和油耗检测工作。确保机车能够及时下地,提高了机具的完好率和使用率。
  3、增强农机化意识,把农机化工作摆在首位,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搞好宏观决策。在政策、资金、技术、人员方面予以倾斜,加大力度,把转换农机经营管理和机制作为着眼点;搞好综合配套,实行技术专业化,服务社会化,经营管理企业化。供油、供件,技术推广、技术培训、安全监理、机械维修等业务配套进行。完善项目管理,制定相适应的政策和措施,协调理顺各方面的关系,增强服务功能。立足农机,走出农机,加强领导,把计划和规划项目作为中心工作。注意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做好工作计划,财政预算等工作,为农机事业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全体职工上下配合,共同努力,克服困难,做了大量艰苦细致且卓有成效的工作,农机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从理论到实践都有新的发展,使农机化管理工作真正上了一个新台阶,目前三个区域农机服务站服务功能进一步拓宽,都能够独立开展机灭茬、机起垄、机播种等一系列农田机械作业服务,并能够在农机产业化项目中不断发展壮大。在我县形成一支有实力、有作为、生机勃勃的农机化服务产业大军。达到了基础设施齐全、机具种类齐全、技术含量高、管理科学、人员配置合理的良好状态。
  三、解放思想抓经营,发展经济促农机
  为了早日增强农机实力,确保农机工作正常有序的开展,三个区域站在办实体、抓经营上下工夫,花园农机中心站自力更生,内部挖潜,调动积极因素,利用水资源丰富的优势,对河水进行截留,建立了综合养殖场,筹集资金3万元,投入鱼苗5000多尾,投放鹅雏3000只,搞起了立体养殖,共创收5万余元;靖宇农机中心站通过租用土地,种植了40亩土豆,并开展农田春秋季作业,增加了经济收入;景山农机中心站,利用木材资源搞木炭加工,壮大了自身的经济实力。另外,三个站还分别通过各种渠道聚资生财,比如房屋出租、搞维修点、农闲时节组织人员进行工程安装、利用项目争取财政资金等等,使站里都有一定的可支配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机具设备的购置,保证了农机化工作的正常开展。当然,我们还存在着农机化装备水平相对落后,机具结构不合理,产业化发展滞后,服务质量和管理手段不到位以及自然条件的限制等不利因素,制约了我们的发展和具体工作的进行。为此,我们切实转变观念,着力解决习惯于凭老方式、老办法、老经验想事情、解决在工作中缺乏全局性、主动性、创造性的问题。在工作中努力做到考虑问题要有新思路,分析问题要有新角度,解决问题要有新办法,处理问题有要新举措,提出问题要有新认识,总结典型要有新经验。认真查找我们在农机化工作中哪些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与发展市场经济、现代农业的发展相违背,哪些思想观念跟不上农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意识,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意识,根据不断变化的新形势,积极应对机遇与挑战的危机意识,充分树立危机感、使命感和责任感,首先我们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和农机工作的特点,开动脑筋,创新举措,服务下沉,在农民家门口设立了村级农机协管员,架设起了一个农民和农机部门之间沟通与服务的桥梁。通过及时和农民沟通,得到农民的信息反馈以及根据我们的实际调查数据表明,我县具有气候条件差,无霜期短,且山坡地多、地块小、可机耕面积小,春播期气温低、降雨较多、需垄上作业,土壤质地复杂,机具选择面小等实际情况,三站分别依据所辖乡镇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选择项目,推广高棵作物根茬机械粉碎还田、机械化肥深施、精量或半精量播种、种子磁化、水稻机械化综合生产、地膜覆盖机械化、农作物化学药剂机械喷洒、水稻稀育稀插机抛秧等技术,利用创收资金购进了以小型机具为主,中、小结合的各种配套机具,目前三站都拥用机灭茬、机起垄、机旋耕等一系列农田作业机具,可以单独完成本地各种农田机械作业需要,满足广大农户使用农机化作业的需求。在我们农机部门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在“十五”期间,我县农机总动力发展到5.24万千瓦,拖拉机保有量为460台,农机具1543台,千公顷拥有拖拉机53台,配套比为1:3.4,农机装备实现了稳步增长,并且农机作业水平也大幅增长。2005年全县农机作业量达到51087亩(不含种子磁化),比2000年增长了10966亩,机械覆膜、机械收获实现了重大突破,几乎是从零起步,2005年作业量分别达7950亩、3510亩;等离子种子磁化、除草药剂机械喷洒等一批新技术广泛推广应用,提高了农业机械化的科技含量;场上作业、后勤加工等基本实现了机械化。
  四、勇于创新、大胆实践,探索新形势下农机工作新途径
  随着农机化事业的不断发展,农民对农机化作业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农机社会化服务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农机化发展的必然之路。针对这一实际,三个区域农机站勇于创新、大胆实践,探索新形势下农机工作新途径,发挥农业机械对农业的支撑作用,发挥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对农业现代化的促进作用,创新农机服务体系。
  1、景山中心站通过县农机作业协会的成立,借鉴其成功经验,成立了景山镇三角村农机合作社。三角村是省政府在我县建设的小康样板村,农机化程度高,他们组织三角村农机大户,采取农机户以自身拥有的农业机械为股本进行入股,按照股份制的形式,成立了农机合作社,投入扶持资金2万余元,为其购置了1台24马力拖拉机,1台脱粒机,1台揉搓机,1台起垄犁,1台灭茬机等机械。经过几年来的农机作业服务,提高了农机化服务水平和农业生产规模化、组织化、集约化水平,并辐射带动了周边村屯乃至整个乡镇的农机化发展进程,大大改善农业生产条件,降低了生产经营成本,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动了全村农村经济的发展。也为我县发展农机合作组织积累了成功经验,奠定了坚实基础。
  2、花园中心站,在花园口镇湾沟林业局二道林场苗圃划定了面积为170亩的土地,开展示范区项目建设,由对方自备种子、化肥和农药,而他们则对该地实施全程机械化作业,达到示范、引导和推广的目的。他们利用国家大型农机具补贴政策,购置装备了一台40马力拖拉机及其配套机具投入使用,进行机旋耕、机起垅和机播种的全程作业,示范区种植品种为玉米50亩,大豆120亩,共投入种子1200斤,化肥7300斤。全程机械化种植玉米和大豆,通过全程农机化种植的示范和引导,鼓励农民共同推广、使用农业机械,提高农机利用率,促进农机服务社会化、标准化、专业化、产业化发展,增强服务功能,以试验示范基地为依托,为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提供公益性农业机械技术的示范、推广和培训等服务。也为以后我县的农机化示范区建设打下一定的基础,积累了经验,完善了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建设。
  3、靖宇中心站利用自身购买的农业机械大搞农机作业有偿服务。随着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广大农民对农业机械化需求越来越迫切,不仅是为了减轻农业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更重要的是发展农机化成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载体,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成为农民致富的手段。靖宇中心站在做了大量的市场调查以后,找到了发展农机,壮大自己的新路子,以小型农机具为主体,使多种机型整体推进。加大开发、引进和推广的力度,在试验、示范成功的前提下,对农业生产短缺、农民急需的农业机械进行引进,开展有偿作业服务,引导和发展各作业环节的主要机型,逐步实现大中小型农机具结合,实现主机与农具的最佳配套,使各种作业机型均衡发展,不断满足农民对农业机械的各种需要,在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得到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五、加强农村道路安全监理,为农机安全生产提供安全保障
  农机安全生产一直是农机工作的重点,工作在农机第一战线上的各基层区域站一直把乡村道路安全和农机生产安全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几年来,他们一是走村串户搞宣传,坚持集中宣传与日常宣传相结合,采取借助新闻媒体、举办技术讲座、出动宣传车、印发宣传单等形式,深入扎实地开展农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营造了农机安全生产的良好氛围。据统计,他们共组织农机宣传教育活动20多次,出动人员300多人(次),制作宣传展板9个,发放农机安全宣传单10余万张。二是为降低农机生产安全隐患,提高农机使用效率,加大了工作力度,加强防范措施,大力开展农机安全整治活动。釆取“四个结合”的工作方法,即:清理“黑车、非驾”与农机其它工作相结合;走村入户与路检路查相结合;农机工作同安全工作相结合;安全监理与做好服务相结合。由于方法得当,保障了农机安全整治工作顺利完成,在农机安全整治工作中立下头功。完成清理“黑车”861台,“非驾”136人,纠正违章驾驶542人(次),有效地预防了农机事故的发生。 三是完善农机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为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保驾护航。他们强化措施,加大了农机安全监管力度。针对农机安全生产的特点,对春、秋两季农机化生产作业进行了专门部署,认真做好农机安全生产措施的落实工作,加大了农机安全监管力度。认真组织安全生产检查,重点检查责任制落实情况,检查安全生产制度建立情况,检查事故隐患和整改措施落实情况。加大了检查的力度,突出抓了农村县、乡道路的拖拉机安全管理工作,并且取得了较好成效。四是进一步深入开展了“农机安全村”建设活动。目前共建立“农机安全示范村”6个。并在扎实推进“农机安全村”建设基础上不断深化,组织开展了以“平安农机”为目标的农机安全“十、百、千”示范活动,做到安全宣传教育从源头抓起,在全县各乡镇营造出浓郁的“平安农机”氛围,为保障农业、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了贡献。
  六、依托“农机四强”建设,积极抓好农机化各方面的典型,不断提高农机化发展的档次和水平
  在全省开展的农机“四强”工程建设中,他们注重培植和抓好农机化发展各方面的典型样板。在2004年的四强评选活动中,靖宇、景山农机站被评为农机强站,保安村、新建村等6个行政村被评为农机强村,孙绍才、李贵等8户农机户被评为农机典型户,并且在“十五”期间,他们发现并培育出一批勇于探索、经营有方、技术全面、效益突出、管理规范的农机大户新典型,一批有创收项目、规模大、实力强、效益好农机行业服务的新典型,一批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高、农业综合产出功能强、经济效益突出、农民收入高的新典型,正是在他们的带动下,才使我县农民提高了对农业机械化的使用热情,从而不断提高农机化发展的档次和水平。
  我们的区域农机站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成绩,主要是因为:
  1、人员配置、机具结构合理,我县共八个乡镇,分三个区域站,一个站分管几个乡镇,人员得到相对集中,人多力量大,自身实力得到增强,服务范围、服务质量也就相对得到提高,可以把有限的农业机械集中在一起,发挥农机优势,提高农业机械利用率,为本辖区的农业生产提供有力保障,减少了机具重复购买、家家办农机的现象发生。
  2、我们充分利用手中的农业机械,以“为农、便农、利农”和“兴机富农”为宗旨,以农业机械化作业为切入点,以网络化经营为运作方式,通过为广大农民提供优质、高效的农机作业有偿服务,创造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给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节本增效,得到了广大农民的充分认可,农民认可了,就对我们的农机工作大力支持,得到了农民的支持,我们才得以大力发展,从而形成了现在的活力旺盛、功能齐全的农机化服务体系。
  3、我们的三个区域中心站能够把县、乡、村、户四个层次的服务组织完善起来,并且增强了服务功能,能够为全县方方面面的农业生产和特产业、种植业生产提供全面、及时、周到、高质量的服务,成为上联政府,下联农户的中坚力量,充分发挥着职能作用,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总之,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县三个区域农机站的管理水平正在不断提高,服务能力也在逐年加强,经济实力明显增长。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发展主题,我们将进一步加快区域中心站的建设步伐,加大投入和管理,在各级组织的正确领导下,充分利用当前发展农机化事业的大好时机,团结拚搏,努力工作,为加快我县的农机化发展进程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步伐做出我们的贡献。

阅读次数 [5444]

上一篇  下一篇   
栏目最新内容 | NEW
 吉林农机化简报2013第10期
 吉林农机化简报2013第09期 
 吉林农机化简报2013第08期   
 吉林农机化简报2013第07期  
 吉林农机化简报2013第06期 
 吉林农机化简报2013第05期
 吉林农机化简报2013第04期 
 吉林农机化简报2013第2.3期 
 吉林农机化简报2013第01期
栏目热门信息 | HOT
2004年第6期 [32206]
通榆县将70万元农机补贴资金全部落实到农民手中(2005-06) [31202]
2004年吉林省减免农业税14.76亿农民人均获益100元 [31125]
2004年第11期 [30598]
2004年第7期 [29783]
2004年第8期 [29658]
主动谋求作为  利用社会资源(2005-05) [29474]
吉林农机化简报2013第06期  [22552]
吉林农机化简报2013第2.3期  [22336]
吉林农机化简报2013第07期   [22123]
     

主办:四平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中心
地址:英雄大街2220号
电话:0434--5089268   
email:sp@jlnongji.cn
http://sp.jlnongj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