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新闻资讯 政策法规 科技推广 安全监理 教育培训 农机维修 农机服务 农机机构  
 
  您的位置>>首页>>新闻资讯>>本地信息
请选择字号【 】 
 
两年间,黑土地上,“梨树模式”开启了“升级版”
2022-8-15

一路驱车向南,在特别的7月里,我们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再访四平。

  仅仅两年,四平之变令人瞩目:

  黑土地重焕新机,粮食生产丰收在即。肥沃的黑土、生机盎然的绿色田野、透着收获希望的泛黄麦田,在广袤的大地上,交织出中国东北最美的底色。

  重大项目提质增速,营商环境全国争先。昔日兵家必争之地,在经济发展新战场上再树“精神高地”,汇聚起吉林振兴的磅礴底气。

  梨树模式之变——

  “耕地中的大熊猫”背后的“国之大者”

  粮食安全,国之大者。

  梨树县国家百万亩绿色食品原料(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早已成为四平市的“打卡地”。

  接近退休年纪的梨树县农技推广总站王贵满站在生产基地的地头观望。一群“90后”“00后”博士、硕士研究生,正在“绿浪”之中采集数据。

  偶尔可见蚯蚓从松软的土壤里探出半个身子,这些小家伙儿的数量,正是黑土地发生巨大变化的重要细节呈现。

  微风拂面,两年前,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萦绕耳畔:“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梨树模式’值得总结和推广。”

  如今,“耕地中的大熊猫”怎样了?“梨树模式”总结和推广得如何?四平市将怎样回答这样的时代之问、人民之问?

  “全面提档升级!”

  “570万亩!‘梨树模式’基本实现了适宜地块全覆盖!”

  “科技创新有了新突破,经营模式有了新变化……”

  “‘现代农业生产单元’是‘梨树模式’的‘升级版’,它率先实现了现代农业的标准化、机制化、信息化和集约化……”

  王贵满细数着“梨树模式”之变。

  而今,关于“耕地中的大熊猫”的思考、创新、实践早已深入到每一个农民心中。

  位于梨树县八里庙村的卢伟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正遵循着总书记的嘱托,挑起农业现代化的“金扁担”,带动更多农户增产增收。

  “保护黑土地,黑土地就会有更高的产量、质量更好的粮食,这是个很好的循环。这两年,我们创立了自己的农产品品牌,还开辟了新的销售渠道。”合作社理事长卢伟说。

  随行的农业干部向记者透露,四平市农民合作社已经发展到7524个、家庭农场发展到4902个,专业合作社遍地开花。全市农村土地规模经营比重稳定在62%以上,真正让广大农户共享发展红利。

  小雨淅沥,农民们雨歇的时候,吉林省康达农业机械有限公司院内仍然热闹非凡。

  技术员入户调查农机使用情况,科研人员根据技术员的调查数据调整、更新农机功能,工人们则紧锣密鼓地把各种创新变成实物。

  “这两年四平市农机发展有了‘大气候’,我们也在快马加鞭,农机设备科技含量更高,销售量也更大。”“康达”总经理杨铁成兴奋地说。

  “快马加鞭”的不仅仅是“康达”,一座座农机生产车间正在四平市拔地而起,提档升级。四平市农机产业已经形成了以耕整地、播种、田间管理、收割、秸秆处置利用装备为主体的农机产业链条,中国北方农机制造新高地正在形成。

  对于产粮大市的四平来说,人们更为深刻地认识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项目建设之变——

  牵住“牛鼻子”跑出“四平速度”

  穿过绿意铺排的玉米大地,一朵朵伞花在各个产业园区次第绽放。

  经济发展永远没有“雨休日”。项目建设的“牛鼻子”一刻都不敢放松。

  “四平—长春共建汽车产业园”项目现场,安装框架结构的吊车、往来穿梭的工人、紧张生产的入驻企业,勾勒出一幅忙碌有序的建设图景。

  汽车城长春与英雄城四平联动发展,同呼吸共脉动,为吉林振兴注入新动力。

  “园区总规划面积60万平方米,总投资30.1亿元。以汽车零部件加工和专用车改装项目为主导产业,目前已有部分厂房投入使用。”四平市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郭殿海向记者介绍,借助我省全面实施“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东风,经开区积极与长春汽开区解放项目服务局、一汽解放对接,引领更多零部件企业入驻园区。

  正如郭殿海所说,与长春一体化协同发展,助四平这棵“梧桐树”引来了更多“金凤凰”。

  江苏华凯比克希线束有限公司,就将商用车线束项目带到了园区1号厂房发展。

  厂房内,通过下料、切割、装配、捆绑、调试、验收出货等一系列工序,一根根颜色各异的电线摇身一变,就成了为一汽解放J6、J7配套的商用车线束产品。

  无独有偶。位于四平市新开区化工园区内的吉林省宏拓气体分离设备有限公司267TPD液体空分项目建设现场,也是一派繁忙景象:多台压路机往来穿梭平整路面,吊车忙着吊装作业,技术人员紧张地调试设备……

  在项目核心区域,错落有致的液体储槽与对面的分流塔隔空而立,主体基本完工标志着项目已进入收尾阶段。“时间就是金钱,争取月底进行最后调试,准备投产!”项目负责人王贺凯的语气中充满了喜悦。

  当年开工,当年见效!总投资1亿元的该项目,彰显了“四平速度”。

  当“抓住项目建设‘牛鼻子’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四平市成为共识,四平人民便在这条道路上,演绎了一场激动人心的“速度与激情”。

  红色基因之变——

  深挖资源“家底”隆起“精神高地”

  从塔子山到三道林子遗址,从东北民主联军四平保卫战梨树指挥部到四平革命烈士陵园……四平市的每一寸土地,都散发着英雄气息。

  2020年盛夏,习近平总书记参观了四平战役纪念馆,重温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

  两年间,黑土地上,“梨树模式”开启了“升级版”;项目建设,牵住了“牛鼻子”;红色基因,再塑了振兴发展“精神高地”——

  “英雄城”之变

  两年来,四平市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以筹建四平干部学院为重要载体,深挖四平红色资源“家底”,全面打造四战四平红色党性教育品牌。

  再访四平时,四平战役纪念馆已经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青年和青少年成为学党史、讲党史的党史传播者。

  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四战四平精神成为推动这座“英雄城”,在社会经济发展的新战场上不断向前突围的动力之源。

  走进四平市政务服务中心,13个“无差别全科受理”窗口的工作井然有序。

  全市38个部门1577个业务办理项实行无差别全科受理,占比达84.83%,这是全省进厅部门最多、事项最多,运行最规范、功能最齐全、“综窗”受理率最高的综合性政务服务场所。

  2019年、2020年、2021年连续三年,良好营商环境的四平市被评为吉林省标兵单位。

  高标准的营商环境,粉碎了“投资不过山海关”的传言。

  营商环境好,企业发展劲头更足。2021年,四平市加大就业服务力度、筑牢社会保障体系、推动科教文卫事业发展、老旧小区改造内外并重、城市亮化增光添彩、智慧城市初见成效、城市体检升级升档,四平市多举措全面推进民生改善。

  如今,四平市南北河两岸绿树如茵,百花盛开。“春看花、夏观绿、秋赏叶、冬望雪”的两河四岸林廊美景让百姓尽享生活之美。

  惊涛骇浪从容渡,越是艰险越向前。

  2022年,国际形势风云变化,国内经济发展面临挑战,四平市在“稳经济增长”这场战役中,积厚成势、攻坚突破,经济发展站稳“全省第一方阵”、营商环境建设取得“六个全国全省先进”、重点领域推出“六大创新举措”、城市建设实现“六个重大突破”……

  两年之变,对于这座英雄城来说,是蝶变,更是新开始……

作者/出处:四平市农业农村局 阅读次数 [376]

上一篇  下一篇   
栏目最新内容 | NEW
 四平:争做农业合作化的推动者排头兵 ——记梨树县梨树镇宏旺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文镝
 四平:带动更多农户多种粮种好粮 ——记梨树县聚丰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邵亮亮
 四平:新立乡:党建领航探富路 港椒试种启新程
 四平:王奔镇巨兴村:风吹麦田 喜看小麦长势好
 四平东明镇:辣椒移栽正当时 \"火红产业\"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四平市水稻机插秧现场会在伊通满族自治县举办
 四平:毕志杰主持召开2025年第七次全县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专题调度会议
 四平:新立乡:春耕正当时,水田奏响希望曲
 四平:玻璃山镇:丹参种植正当时 田间奏响产业振兴曲
栏目热门信息 | HOT
保护性免耕播种好 [4169]
四平市农委部署防汛抗洪抢险工作 [4131]
全省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培训班在四平开班 [4122]
康达公司请来专家挑毛病、找问题、征求意见 [4043]
专家聚集示范田——全省农机专家经验交流活动侧记 [3886]
双辽市备春耕:科学谋划 提早安排 强化落实 [3866]
梨树县农机工作“五化”促发展 [3845]
四平市全力抓好春耕生产工作 [3697]
春风过处地复苏 农机部门忙备耕 [3599]
公主岭大力推广农作物增产保产技术 [3128]
     

主办:四平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中心
地址:英雄大街2220号
电话:0434--5089268   
email:sp@jlnongji.cn
http://sp.jlnongj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