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新闻资讯 政策法规 科技推广 安全监理 教育培训 农机维修 农机服务 农机机构  
 
  您的位置>>首页>>综合信息>>综合要闻
请选择字号【 】 
 
让农民增收和粮食丰收同步(话说新农村)
2022-3-18

农民是粮食生产的主体。千方百计保护好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让他们种粮不吃亏、有钱挣、多得利,才能不断稳住我国粮食生产的好形势

布谷飞飞劝早耕,舂锄扑扑趁春晴。放眼大江南北,旋耕机在沃野里翻起层层新泥,插秧机在田野间栽下行行新绿,农民们在阡陌间来回奔忙,春耕备耕一派大忙景象。

农业农村部提出,今年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7.6亿亩,确保粮食产量继续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确保大豆油料种植面积稳定增加。春耕是全年粮食生产的第一仗,这一仗能否打好打赢,关系到全年粮食生产目标能否顺利实现。

今年的春季农业生产并不容易。受去年罕见秋汛影响,冀鲁豫陕晋5省冬小麦晚播面积1.1亿亩,占冬小麦总面积的1/3。冬前调度显示,这5省一、二类苗占比比往年低20个百分点以上。小麦促弱转壮,需要更为精细的麦田管理技术、需要增加杀虫追肥等投入,种粮农民对于政策扶持、科技支持需求强烈。

可喜的是,好政策春风化雨,硬科技保障有力:扩大种植收入等保险覆盖范围、实行农资补贴;农技人员深入一线手把手教授增施返青肥、“一喷三防”技术,一系列政策措施接连出台,农民春耕生产信心强了、底气足了,种粮积极性提高了。最新农情调度数据显示,各地苗情明显改善。

农民是粮食生产的主体。我国粮食产量多年稳定在1.3万亿斤这个高台阶之上,离不开优势品种、新技术、新设施的应用,更离不开亿万农民的辛勤耕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必须把由2亿多农户构成的粮食安全坚强基石夯得实之又实,千方百计保护好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让他们种粮不吃亏、有钱挣,而且尽可能多得利,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稳住我国粮食生产的好形势,将14亿多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实现农民增收和粮食丰收同步,是当前粮食生产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解好这道必答题,要健全农民种粮收益保障机制。从政策供给上,继续完善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稳定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实现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主产省产粮大县全覆盖等。从经营方式上,聚焦关键薄弱环节,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带动小农户提高种粮综合效益,为粮食生产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如今,互联网铺在“田埂上”,无人机变身“新农具”,直播变成“新农活”,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生产呈现出不少新特点。实现农民增收和粮食丰收同步,还需要适应粮食生产从“积累量”到“提升质”的新转变,满足人们消费从“吃得饱”到“吃得好”的新需求,通过提高农民素质来提升粮食生产效率。培养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多渠道富裕农民、提高农民、扶持农民,让更多肩挑“金扁担”的新农民,用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种粮,把“米袋子”装得更满,让“米袋子”成色更足。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让农民增收和粮食丰收同步,让丰收的农民获得真金白银的回报,稳住他们的生产预期,我们才能更有信心牢牢端稳自己的饭碗。

作者/出处:人民日报 作者:朱 隽 阅读次数 [2063]

上一篇  下一篇   
栏目最新内容 | NEW
 刘国中强调 持续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 以钉钉子精神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全国冬小麦播种过九成 
 服务国家战略 推动行业发展 ——2025中国丘陵山区农机装备暨甘蔗机械化博览会回眸 
 高起点上再跃升 
 全省党委农办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培训班在长春举办 
 多作物智能化联合收获技术研讨交流会举行 
 增肥黑土地 筑牢大粮仓——吉林加强黑土地保护一线观察 
 综合利用,盐碱地变丰产田 
 持续推动农机社会化服务提质增效 ——访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副会长胡乐鸣
栏目热门信息 | HOT
松原市启动“数字农业”项目  [50982]
吉林省农机推广工作会议在长春召开 [45341]
吉林省召开玉米、大豆机械化收获研讨会 [45199]
吉林省举办玉米收获机械田间生产考核及检测培训班 [45171]
省农委纪检专员到我站检查督导先进性教育活动 [44984]
吉林省农委副主任陈巳深入联系点参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43794]
吉林在发展县域经济中应选择食品工业   [43401]
吉林省农委举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专题报告会 [43229]
吉林省农委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动员阶段总结暨转段动员会召开 [43068]
抽样调查显示:九成乡镇农技人员转向农资经营创收 [42583]
     

主办:四平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中心
地址:英雄大街2220号
电话:0434--5089268   
email:sp@jlnongji.cn
http://sp.jlnongj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