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新闻资讯 政策法规 科技推广 安全监理 教育培训 农机维修 农机服务 农机机构  
 
  您的位置>>首页>>新闻资讯>>本地信息
请选择字号【 】 
 
黑土地上,抓牢玉米“中国芯”
2021-8-4

  

  夏日里的黑土地,青纱帐一望无际。在全国产粮大县吉林省梨树县,走进富民种业科技示范园,一排排挺拔的玉米就像接受检阅的士兵,穿梭在青纱帐里的农技人员正忙着进行育种试验。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指出,推进科技自立自强,这句话对我这个搞了十几年种子研发的人来说,既振奋信心,又让我感觉重任在肩,必须加快选育更多装上‘中国芯’的玉米品种。”富民种业科技示范园负责人张彦民说。
  作为梨树县主要玉米新品种的繁育基地之一,这个面积20多万平方米的种业科技示范园,已经成功选育出上百个玉米新品种,其中十几个通过国家和省级审定并推向市场,在东北地区已经累计推广上千万亩。
  “你瞅瞅这一株,长得‘清秀’,秸秆结实,是正在培育的新品种。”说起玉米种子,张彦民打开了话匣子。“洋种子”冲击国内市场,一直是张彦民心头一块沉甸甸的石头,他也暗下决心,种子是农业生产的关键,一定要牢牢抓在自己手里。
  科技示范园里既有育种基地,也有实验室。作为农业的“芯片”,种子的科研攻关意味着大量资金投入和漫长的周期,有时上百万元的投入,从上万个新品种组合中才能选育出一个优良品种。
  在海南建实验基地、与高校开展合作……张彦民和团队不断探索。比如,通过中国农业大学、吉林省农科院等科研力量支撑,不仅应用分子育种等先进技术,还通过玉米棚膜种植科研材料试验,在吉林黑土地上实现玉米科研材料两季种植,大大缩短选育时间。
  在示范园一块田地里,玉米根系牢牢地扎进土壤,用力拉扯玉米秆,一松手,迅速回弹。“玉米秆粗壮,抗倒伏。”说起新品种的抗倒伏能力,张彦民一脸骄傲。去年八九月份,吉林遭遇台风“三连击”,玉米大面积倒伏,当地抗倒伏品种却表现良好。种粮大户张文镝的90公顷抗倒伏玉米没受影响,卖粮收入超过300万元。
  抓牢玉米“中国芯”,既要育种,还要育人。在示范园的育种基地,还活跃着一群大学生。在试验田里,李水英正在烈日下给玉米授粉。“00后”李水英来自新疆,是辽宁职业学院的大一学生。正值暑假,李水英没有回家休息,而是选择社会实践,主动到乡村“吃苦”奋斗。
  “眼下正是玉米吐丝授粉的关键期,早上5点多起床,7点准时下地干活儿,除了中午短暂休息,一直干到太阳下山。”李水英说。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她不仅掌握了给玉米授粉的技巧,还对育种越来越感兴趣。
  十几年的育种生活,张彦民说辛苦但值得,他结识了当地一批志同道合的人。这些黑土地上的育种人,既有农业专家,也有种粮大户,还有种子公司负责人。大家经常在一起交流,谈得最多的是田间地头新变化,期盼最多的是为玉米装上“中国芯”。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打好种业翻身仗。如何让种业装上更多“中国芯”?张彦民倍感肩上的重担,也争分夺秒加快研发。今年,示范园又有5个选育成功的玉米新品种将参加国家和省级审定。他说,有越来越完善的科研体系,越来越庞大的研发团队,还有越来越多热爱农村的年轻人,玉米“中国芯”一定会牢牢抓在咱们自己手中。

作者/出处:四平农业农村局 阅读次数 [516]

上一篇  下一篇   
栏目最新内容 | NEW
 四平:争做农业合作化的推动者排头兵 ——记梨树县梨树镇宏旺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文镝
 四平:带动更多农户多种粮种好粮 ——记梨树县聚丰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邵亮亮
 四平:新立乡:党建领航探富路 港椒试种启新程
 四平:王奔镇巨兴村:风吹麦田 喜看小麦长势好
 四平东明镇:辣椒移栽正当时 \"火红产业\"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四平市水稻机插秧现场会在伊通满族自治县举办
 四平:毕志杰主持召开2025年第七次全县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专题调度会议
 四平:新立乡:春耕正当时,水田奏响希望曲
 四平:玻璃山镇:丹参种植正当时 田间奏响产业振兴曲
栏目热门信息 | HOT
保护性免耕播种好 [4186]
四平市农委部署防汛抗洪抢险工作 [4146]
全省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培训班在四平开班 [4139]
康达公司请来专家挑毛病、找问题、征求意见 [4058]
专家聚集示范田——全省农机专家经验交流活动侧记 [3900]
双辽市备春耕:科学谋划 提早安排 强化落实 [3882]
梨树县农机工作“五化”促发展 [3861]
四平市全力抓好春耕生产工作 [3715]
春风过处地复苏 农机部门忙备耕 [3615]
公主岭大力推广农作物增产保产技术 [3141]
     

主办:四平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中心
地址:英雄大街2220号
电话:0434--5089268   
email:sp@jlnongji.cn
http://sp.jlnongj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