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新闻资讯 政策法规 科技推广 安全监理 教育培训 农机维修 农机服务 农机机构  
 
  您的位置>>首页>>新闻资讯>>本地信息
请选择字号【 】 
 
黑土地保护“上新”啦
2021-7-23

   松辽大地,田畴万顷;黑土地上,生机勃勃。

  粮为政首,地为粮基。位于黑土地核心区的吉林是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粮食总产和单产均排在全国前列,粮食商品率超过80%。吉林,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发挥重要作用。
  端牢中国饭碗,肥沃的黑土功不可没。加快推广保护性耕作、开展“黑土粮仓”科技会战、探索农业经营新模式……
  一年来,吉林保护“耕地中的大熊猫”接连“上新”,牢牢夯实了粮食安全根基。
  面积“更新”:保护性耕作新增超1000万亩
  7月正是玉米拔节的时节。在有“天下第一粮仓”之称的榆树市,种粮大户李艳红正在组织农民喷洒叶面肥。由于实施了保护性耕作,地里的玉米粗壮而整齐。“越来越多乡亲愿意把地交给我,今年保护性耕作又增加了450亩。”望着眼前一人多高的庄稼,李艳红自豪地说。
  保住黑土不愁粮。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10多年来,吉林粮食产量连续8年突破700亿斤。去年吉林遭遇3场台风,农作物大面积倒伏,但粮食总产量仍达到760.6亿斤,黑土地保护功不可没。
  去年7月以来,吉林黑土地保护明显提速。省里成立省委书记和省长任双组长的黑土地保护领导小组,农业农村厅组建黑土地保护管理处,制定10个方面38条具体措施,推进人才、资金、项目等向黑土地保护聚集。
  今年,省里又落实11.2亿元资金,用于推广保护性耕作,各地市也增加了专用农机补贴。在农安县铁有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倪永正在对十几台农机进行维护。“这两台是今年新买的,一台比往年多补贴几千元。”倪永指着两台免耕播种机说。
  新措施带来新气象。今春以来,吉林省新增保护性耕作面积超1000万亩,接近过去十几年推广总面积的二分之一。
  目前,吉林已有超2800万亩黑土地采取保护性耕作,占粮食播种面积的三分之一,到2025年力争覆盖70%适宜耕地。吉林省农业农村厅厅长张凤春表示,“十四五”期间吉林粮食产量有望再上新台阶,预计年产可达800亿斤。
  科技“创新”:“黑土粮仓”展开科技会战
  顶着7月的骄阳,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梁爱珍和同事们在农安县陈家店村的示范田里,一边查看玉米长势,一边做着记录。这块示范田他们已经来了很多次。今年3月,吉林省与中科院实施战略合作,开展“黑土粮仓”科技会战。中科院组建6个科技攻关团队,在吉林建设3个万亩核心示范基地和30个辐射示范点。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从备春耕开始,成百上千的农业科技工作者纷纷走出校门、实验室,深入田间地头,靠前指导。“我们把保护模式菜单化,补贴政策目录化,走乡串村发放宣传册,在地头上给农民讲解。”榆树市农技推广中心副主任刘卫东说。农安县则将20多名农机专家全部派驻乡镇,实现保护性耕作从整村推广到整乡推广。
  今年4月,吉林省农业机械化智慧云平台启用。同月,吉林省黑土地质量保护监测中心揭牌。吉林今年还将举办黑土地论坛,邀请国内外顶级土壤专家为东北黑土地保护献计献策。
  与此同时,黑土地国家重点实验室、黑土地研究院等一批科研院所也在紧锣密鼓申报筹建中……
  从种到收,从保护到监测,从科技院所到各级政府,一场全方位、全过程、立体展开的黑土地保护科技会战在吉林大地如火如荼。
  吉林省农业农村厅黑土地保护管理处副处长于成龙介绍,科技支撑下,吉林黑土地保护效果显著。覆盖吉林黑土区2000多万亩的监测数据显示,与2016年相比,这一区域耕地耕层厚度提高了1厘米。于成龙说:“这表明吉林黑土地退化有所遏制,吉林保证粮食安全的基础更牢了。”
  模式“出新”:端牢中国饭碗信心更足
  最近,梨树县种粮大户卢伟从当地农业银行拿到了185万元的“黑土粮仓贷”,连说“解决了大问题”。
  梨树县是吉林较早试验和推广保护性耕作的产粮大县,现已形成了成熟的保护性耕作技术与推广体系,被称为“梨树模式”。全县推广保护性耕作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80%。
  不过,试验、推广“梨树模式”的农业专家们并未就此止步。他们认为,黑土地保护不应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而是要实现与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的对接,要继续“升级”。从2021年初开始,他们尝试建立现代农业生产单元,即以300公顷集中连片土地为一个单元,在保护性耕作技术基础上引入金融、保险、粮食仓储、农资等服务环节。
  今年3月,冰雪尚未消融,梨树县农技推广总站站长王贵满把当地种粮大户和银行、保险、粮食收储等企业负责人召集到一起。银行能否给50万元透支额度周转,保险能否开辟方便险种,农药服务能否保效果……你一言我一语,供需双方对接十分积极。
  仅仅几个月后,农业银行推出“黑土粮仓贷”,中粮贸易有限公司提供专业仓储,吉林省八达农药有限公司提供定制化植保服务……“梨树模式升级版”已见雏形。
  “将黑土地保护嵌入现代农业生产体系,从单纯靠产量出效益转变为向全产业链要综合效益。”“梨树模式”牵头人之一、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李保国信心满满地说。

作者/出处:四平日报 阅读次数 [509]

上一篇  下一篇   
栏目最新内容 | NEW
 四平:争做农业合作化的推动者排头兵 ——记梨树县梨树镇宏旺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文镝
 四平:带动更多农户多种粮种好粮 ——记梨树县聚丰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邵亮亮
 四平:新立乡:党建领航探富路 港椒试种启新程
 四平:王奔镇巨兴村:风吹麦田 喜看小麦长势好
 四平东明镇:辣椒移栽正当时 \"火红产业\"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四平市水稻机插秧现场会在伊通满族自治县举办
 四平:毕志杰主持召开2025年第七次全县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专题调度会议
 四平:新立乡:春耕正当时,水田奏响希望曲
 四平:玻璃山镇:丹参种植正当时 田间奏响产业振兴曲
栏目热门信息 | HOT
保护性免耕播种好 [4197]
四平市农委部署防汛抗洪抢险工作 [4157]
全省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培训班在四平开班 [4149]
康达公司请来专家挑毛病、找问题、征求意见 [4068]
专家聚集示范田——全省农机专家经验交流活动侧记 [3910]
双辽市备春耕:科学谋划 提早安排 强化落实 [3892]
梨树县农机工作“五化”促发展 [3872]
四平市全力抓好春耕生产工作 [3725]
春风过处地复苏 农机部门忙备耕 [3626]
公主岭大力推广农作物增产保产技术 [3152]
     

主办:四平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中心
地址:英雄大街2220号
电话:0434--5089268   
email:sp@jlnongji.cn
http://sp.jlnongj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