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新闻资讯 政策法规 科技推广 安全监理 教育培训 农机维修 农机服务 农机机构  
 
  您的位置>>首页>>综合信息>>综合要闻
请选择字号【 】 
 
不同产业、不同区域间发展不平衡:农业机械化瞄准三大领域补短板
2021-3-29

农业农村部最新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0%,三大主粮生产已基本实现机械化,但农业的不同产业间、不同区域间机械化发展还很不平衡。专家表示,今后要瞄准设施农业、丘陵山区和畜牧业三大领域短板,推动农业机械化由种植业向畜牧业、设施农业延伸,从平原地区向丘陵山区扩展。

如火如荼的秋收正在全国展开,各类农机在广袤田间纵横驰骋。不过,依然有不少地方和环节要靠人力畜力。农业农村部最新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0%,三大主粮生产已基本实现机械化,但农业的不同产业间、不同区域间机械化发展还很不平衡:果菜茶等作物的机械化率不到40%,畜牧业、渔业、设施农业等机械化率只有30%至35%,丘陵山区和平原地区差距巨大。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名誉理事长罗锡文表示,在劳动力老龄化加剧的情况下,我国农业保持稳定发展,机械化发挥了重要作用。以政府扶持、农机社会化服务为特征的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已成为发展中国家的典范。今后要瞄准设施农业、丘陵山区和畜牧业三大领域短板,推动农业机械化由种植业向畜牧业、设施农业延伸,从平原地区向丘陵山区扩展。

设施大棚迈向“指尖农业”

我国是设施农业第一大国,设施农业打破了靠天吃饭、露天种养的生产格局,但也存在一些短板。农业农村部农机推广总站副站长涂志强说,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平只有30%,不到种植业机械化水平的一半,生产仍以人工为主,请工难、用工贵突出。由于用地难、用地贵,许多现有生产设施室内空间不足,不便于机械化作业。

从全球看,荷兰、澳大利亚等国家设施农业基本实现了机械化,生产效率和单位产出率较高,正向信息化方向迈进。比如,我国日光温室番茄高产水平约为22公斤/平方米,仅相当于荷兰温室番茄平均产量的43%。受作业环境和生产规模等影响,我国设施农业机械化发展不充分的问题非常突出:在设施园艺领域,育苗嫁接、移栽、采收等设备缺乏,人均劳动生产率低;在设施养殖领域,精准饲喂、环境调控、分层捕捞等方面机械化发展缓慢。

近年来,各地把设施农业机械化和智能化相结合,做了不少探索。北京夏黎城设施农业合作社是北京市设施农业物联网示范工程的核心基地之一。在这里,物联网智能控制系统不间断监测室外温度、湿度、风速等指标,实时采集温室内环境和生物信息参数。工作人员介绍,这里的网络型灌溉管理系统能节水69%,智能施药系统可节省农药15%至20%,整个系统可使得菊花从分化到现蕾的时间缩短5天至7天,商品化率提高15个百分点。

在冬暖式大棚蔬菜的发祥地山东省寿光市现代农业高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里,一栋单体占地120亩的智能温室引人注目。这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赵春江领衔设计的。

“信息已成为智慧农业生产的最重要要素。”赵春江认为,我国设施农业呈现信息化推动显著增强、融合化发展明显加速的特征,要在设施大棚更新迭代的同时,推进设施装备智能化、生产服务社会化。

丘陵山区破解“下田难”

“耕牛进得去、铁牛进不去”,农业农村部农机化管理司调研组调研发现,农机“下田难”是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的主要瓶颈。一方面,丘陵山区耕地条件差,地形复杂、田块细碎,许多地块坡多埂多、形状不规则,大中型农机多数难以通行作业。另一方面,种植品种较多,采用传统的套作、间作等种植模式较普遍,规模小且分散,所需要的农机装备多样,机具研发难题多且复杂,令不少研发机构和农机企业望而却步。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桃林说,我国丘陵山区主要分布在19个省份1400多个县市。长期以来,由于自然条件限制,许多地方机耕道路缺乏,加之农艺栽培模式复杂、适用机具不多,严重制约了机械化发展。2019年,丘陵山区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只有48%,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2个百分点。面对这一短板,丘陵地区开展农田“宜机化”改造建设,让原来的“巴掌田”“鸡窝地”变成了农机纵横的舞台。

寒露时节,在江西省赣州市定南县天九镇兴隆村,晚稻长势喜人,当地种粮大户龙新华正在检查维修农机,为秋收作准备。当地开展丘陵山区地块“宜机化”改造,为大中型农机运用创造条件。该县农机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该县已完成了中央农机补贴资金申报约204.5万元,比去年增长283.7%,补贴农机具327台(套)。

近年来,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支持开展丘陵山地小型农机具技术研究示范等课题,“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农机装备”重大专项中,设立“丘陵山地拖拉机关键技术研究与整机开发”等3个项目,一批适用丘陵山区的机具相继研发生产。中央财政累计安排丘陵山区集中的19个省区市农机购置补贴资金570亿元,支持农户购置机具2000万台(套),农业农村部在丘陵山区组织创建全程机械化示范县98个,各地建设了一批示范乡,推动了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

畜牧业追求“人管设备”

“目前,畜禽养殖以中小养殖场户为主体,其养殖量占比超过80%,但机械化程度低于30%,其中生猪养殖机械化水平在30%左右,蛋鸡和肉鸡养殖的机械化水平在40%左右,肉牛、水禽等机械化水平普遍低于30%。废弃物收集处理、工程防疫、种养循环等方面机械化程度普遍较低。”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局长杨振海说,推进畜禽养殖加快发展,意味着畜牧业要从“人工喂养”传统模式向“人管设备”现代模式转变。

以生猪为例,我国大部分猪场设施简陋,自动化环境控制装备缺乏,饲料转化率比发达国家低10%以上。去年以来,国家多措并举推动生猪产能恢复,一些生猪养殖企业启动了“楼房养猪”模式,最大程度发挥先进设施装备的作用,实现了智能饲喂、空气过滤、粪污处理等装备的高效协同,用地仅为普通猪场的十分之一,每头母猪年产断奶仔猪达28头,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0头。

记者了解到,伴随畜牧业机械化发展,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也不断得到应用。通过射频识别技术开发的动物标识及可追溯系统,对畜禽饲养、运输、屠宰等环节跟踪监控,猪戴上了电子耳环,个体状况尽在掌握;牛戴上了电子项圈,可以定位放牧牛群位置,监测分析生长周期。大型企业把物联网技术与畜牧机械相融合,自动采集、汇总、分析生产数据,畜禽生产全过程管理更精细化,成为畜牧业智能化的标签。

中国社科院农村所产业经济室主任刘长全说,推进畜牧业机械化,尤其是中小养殖户机械化,最有效途径是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与畜牧业适度规模经营相适应。要把培育饲草料制备供应、畜禽粪污收集处理、专业化工程防疫等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作为推进规模养殖机械化的主要依靠力量,在资金、技术等方面予以倾斜,解决一家一户办不到、办不好的问题。

作者/出处:经济日报 作者:乔金亮 阅读次数 [2751]

上一篇  下一篇   
栏目最新内容 | NEW
 农机化统计员能力素质提升班在浙江杭州举办 
 2025年全国粮油和大豆产业博览会在长沙举办 
 做强粮油产业 夯实大国粮仓 
 全国冬小麦播种过九成 
 服务国家战略 推动行业发展 ——2025中国丘陵山区农机装备暨甘蔗机械化博览会回眸 
 高起点上再跃升 
 刘国中强调 持续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 以钉钉子精神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全省党委农办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培训班在长春举办
 多作物智能化联合收获技术研讨交流会举行
栏目热门信息 | HOT
松原市启动“数字农业”项目  [51022]
吉林省农机推广工作会议在长春召开 [45383]
吉林省召开玉米、大豆机械化收获研讨会 [45245]
吉林省举办玉米收获机械田间生产考核及检测培训班 [45213]
省农委纪检专员到我站检查督导先进性教育活动 [45019]
吉林省农委副主任陈巳深入联系点参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43839]
吉林在发展县域经济中应选择食品工业   [43441]
吉林省农委举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专题报告会 [43270]
吉林省农委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动员阶段总结暨转段动员会召开 [43100]
抽样调查显示:九成乡镇农技人员转向农资经营创收 [42618]
     

主办:四平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中心
地址:英雄大街2220号
电话:0434--5089268   
email:sp@jlnongji.cn
http://sp.jlnongj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