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碱地种稻是实现盐碱地资源高效利用的重要途径,兼具恢复生态和发展西部生态经济的双重作用。东北是我国苏打盐碱地典型集中分布区,吉林西部新垦中重度盐碱地土壤贫瘠、碱性强、改良难度大。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大安碱地生态试验站多年来致力于吉林西部苏打盐碱地的综合治理,以新垦重度盐碱地快速改良和高效利用为主攻目标,创建了苏打盐碱地以稻治碱改土增粮关键技术,可大幅度缩短中重度盐碱地改良年限,增产效果显著。
(一)适宜区域
吉林省西部及北方同类型盐碱稻作区。
(二)技术要点
1.土地平整:为了使土壤改良剂能够均匀地施入新垦重度盐碱地水田,建议种稻当年、最好是种稻前一年先旱整地,然后再水整地均匀找平。田面高差最好控制在5 cm左右,如果整地不平就急于施用改良剂,可能导致改良剂分布不均,高处得不到改良,而低洼处改良剂过多可能造成局部盐碱危害。
2.土壤改良:中重度苏打盐碱地种稻必须首先实施“改土”才能缩短土壤改良年限,尽快收回改良成本,达到节本增效的目的。以下三种土壤改良方法在生产实践中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组合使用。具体改良方法如下:
①物理改良法:需根据盐碱轻重确定使用量,一般风沙土用量50-150 m3/亩,在平整田面上均匀施用后旋耕入土15-18 cm,进入泡田洗盐排碱作业。
②化学改良法:需根据盐碱轻重确定使用量,磷石膏用量一般为0.5-2 m3/亩,在平整田面上均匀施用后旋耕入土15-18 cm,进入泡田洗盐排碱作业。
③理化同步+有机肥改良法:需根据盐碱轻重确定使用量,风沙土30-50 m3/亩+磷石膏0.5-1 m3/亩+腐熟有机肥2-3 t/亩,在平整田面上均匀施用旋耕15-18 cm,即可进入以下泡田洗盐排碱作业。
3.泡田洗盐排碱技术:实施上述改良法以后,要放水泡田3-5 d后将水排干,洗脱盐碱,再放水淋洗1-2次。洗盐后再施用底肥可减少养分流失。生产上难以操作时也可以结合水整地施用底肥后一起进行泡田洗盐2-3次,沉降5-7 d开始插秧。
4.选种耐盐碱品种:选用耐盐碱高产水稻品种是提高盐碱地水稻产量的前提。目前适合吉林西部种植的主要耐盐碱中早熟品种有东稻4号、白粳1号、东稻2号以及长白系列等优良水稻品种。
5.均衡施肥技术:吉林西部新垦重度盐碱地建议施肥量:①每公顷施纯N 160-170 kg,P2O5 80-90 kg,K2O 80-100 kg;②磷钾肥以100 %作基肥施用;③氮肥分期调控,基肥40 %,追肥60 %分2次施用。有条件的地区建议使用腐熟有机肥快速提升地力水平,每亩有机肥施用量2-3 t为宜。
6.旱育密植技术:培育壮苗是确保新垦盐碱地水田秧苗返青成活率和分蘖率的关键。合理的插秧密度需要根据土壤改良状况和地力决定。针对改良后的高产田块可以采用旱育稀植的方法,但对于吉林西部新垦重度盐碱地水田由于前期盐分危害较大,严重抑制水稻分蘖导致穗数不足而减产,生产初期不宜采用惯行的旱育稀植技术,建议采用“旱育密植” 高产栽培技术,即采用行株距30 cm ×10 cm,基本苗数为每穴8-10株为宜。
7.水分调控技术:盐碱地稻田水分科学管理非常重要,兼有调控盐碱和预防早衰的双重作用。①全生育期需保持水层,勤换水,不宜晒田,防止返盐返碱;②返青与分蘖初期保持2-3 cm浅水分蘖,分蘖末期至抽穗前期深灌(5-8 cm);③抽穗后期至开花期浅灌(3-4 cm);④蜡熟前深灌(5-8 cm),蜡熟后浅灌(3-4 cm);⑤收获前7-10 d左右断水,断水不宜过早,以防早衰倒伏。
8.适时收获技术:盐碱地种稻要把握好收获时期才能保证稻米的品质,收获过早籽粒灌浆不充分,稻谷水分过高不宜储藏,断水过早或收获过晚,随着叶片迅速失水,土壤中的盐碱成分会沿着根系和茎秆向籽粒倒流,严重影响米质和出米率。
推广单位: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吉林大安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站
通讯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北区盛北大街4888号
邮政编码:130102
联 系 人:梁正伟
联系电话:0431-855423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