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新闻资讯 政策法规 科技推广 安全监理 教育培训 农机维修 农机服务 农机机构  
 
  您的位置>>首页>>综合信息>>综合要闻
请选择字号【 】 
 
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
2021-2-23

解读人:中央一号文件起草组成员

采访人:本报记者郁静娴 朱隽

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

资料图

  人勤春来早。四川泸县方洞镇陈田村高标准农田示范区里,机声隆隆,一台台履带旋耕机正在平整水田。“今年合作社流转了1500亩土地,得提前为育秧做准备。这两天农机已经到位,种子、肥料也都备好了,就等着惊蛰前后播种了。”泸县粟裕粮油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世超说。

  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始终是“三农”工作的头等大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粮食生产年年要抓紧。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明确目标:到2025年,农业基础更加稳固,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应保障更加有力,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明显优化,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明显提升,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基本形成,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

  牢牢把住国家粮食安全主动权,确保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

  去年以来,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和严重自然灾害影响,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6年站稳1.3万亿斤台阶,实现了历史性的“十七连丰”,为应变局、开新局发挥了“压舱石”作用。

  但必须看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产品保数量、保多样、保质量的任务越来越重。特别是在国际环境错综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日益增加的背景下,必须坚持立足国内、办好自己的事,坚决稳住农业基本盘,以国内粮食稳产保供的稳定性来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牢牢把住国家粮食安全主动权。

  千方百计稳面积、稳产量。粮食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都要保面积、保产量,饭碗一起端,责任一起扛。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十四五”时期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提高单产水平。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设,研究制定配套支持政策。

  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要实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深入实施重要农产品保障战略,完善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确保粮、棉、油、糖、肉等供给安全。

  长期以来,产粮大省、大市、大县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健全产粮大县支持政策体系,让地方政府抓粮有动力、有干劲。同时,也要调动和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通过稳定种粮农民补贴,完善最低收购价和生产者补贴政策,让农民种粮有钱挣、有奔头。

  “丰年不忘灾年”,要厉行粮食节约,减少损失浪费,建立遏制“舌尖上的浪费”长效机制。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开展粮食节约行动,减少生产、流通、加工、存储、消费环节粮食损耗浪费。

  抓好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不断夯实粮食产能基础

  稳定发展粮食生产,要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重点抓好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中央一号文件对此进行了专门部署。

  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目前我国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过95%,农作物良种覆盖率稳定在96%以上。但是,我国种业在核心技术创新、商业化育种体系等方面与发达国家还存在差距。中央一号文件专门提出,打好种业翻身仗。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加快实施农业生物育种重大科技项目。

  粮食生产出路在科技。2020年,全国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率达到71%,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迈上60%的新台阶,高素质农民数量突破1600万人,对支撑引领农业现代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强化现代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支撑。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完善农业科技领域基础研究稳定支持机制,深化体制改革,实施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布局建设一批创新基地平台。这有利于推动农业生产转向设施化、机械化、绿色化和数字化,给现代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采取“长牙齿”的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

  守住耕地红线的同时,要持续提升耕地质量。评估数据显示,高标准农田项目区耕地质量能够提升1到2个等级,粮食产能平均提高10%到20%,实现“一季千斤,两季吨粮”。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年建设1亿亩旱涝保收、高产稳产高标准农田。同时,实施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并健全耕地休耕轮作制度。

  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导小农户迈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

  保障重要农副产品供给,要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进一步增加优质绿色产品供给,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2020年,我国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连续4年负增长,新认证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2.2万个,农产品例行监测合格率达到97.8%,绿色、优质已成为我国农业生产主旋律。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产品和技术;支持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加强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发展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试行食用农产品达标合格证制度,推进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

  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去年,我国新创建39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259个农业产业强镇。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依托乡村特色优势资源,打造农业全产业链,把产业链主体留在县域,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同时,把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围绕提高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现代化水平,建立指标体系,加强资源整合、政策集成,以县(市、区)为单位开展创建,到2025年创建500个左右示范区,形成梯次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格局。

  当前,我国有承包耕地农户数2.07亿,通过土地流转经营30亩以上的农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5%,小农户仍是农业生产的主体。要立足大国小农的基本国情农情,把小农生产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进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建设。特别是要突出抓好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两类经营主体,鼓励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壮大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将先进适用的品种、投入品、技术、装备导入小农户。

作者/出处:人民日报 阅读次数 [2622]

上一篇  下一篇   
栏目最新内容 | NEW
 农机化统计员能力素质提升班在浙江杭州举办 
 2025年全国粮油和大豆产业博览会在长沙举办 
 做强粮油产业 夯实大国粮仓 
 全国冬小麦播种过九成 
 服务国家战略 推动行业发展 ——2025中国丘陵山区农机装备暨甘蔗机械化博览会回眸 
 高起点上再跃升 
 刘国中强调 持续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 以钉钉子精神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全省党委农办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培训班在长春举办
 多作物智能化联合收获技术研讨交流会举行
栏目热门信息 | HOT
松原市启动“数字农业”项目  [51023]
吉林省农机推广工作会议在长春召开 [45384]
吉林省召开玉米、大豆机械化收获研讨会 [45246]
吉林省举办玉米收获机械田间生产考核及检测培训班 [45214]
省农委纪检专员到我站检查督导先进性教育活动 [45019]
吉林省农委副主任陈巳深入联系点参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43839]
吉林在发展县域经济中应选择食品工业   [43442]
吉林省农委举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专题报告会 [43272]
吉林省农委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动员阶段总结暨转段动员会召开 [43100]
抽样调查显示:九成乡镇农技人员转向农资经营创收 [42619]
     

主办:四平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中心
地址:英雄大街2220号
电话:0434--5089268   
email:sp@jlnongji.cn
http://sp.jlnongj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