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新闻资讯 政策法规 科技推广 安全监理 教育培训 农机维修 农机服务 农机机构  
 
  您的位置>>首页>>综合信息>>综合要闻
请选择字号【 】 
 
我国农机行业如何走出困境
2020-11-27

在江西省南昌县蒋巷镇大田农社智慧农场,无人收割机在现场演示水稻收割。新华社记者 彭昭之摄

没有农业机械化,就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目前,我国农业装备科技创新已经从改造仿制,进入到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协同创新阶段。但是,仍然存在产品有效供给不足、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质量水平有待提升等“短板”。对此,专家表示,只有通过融合协同创新,加快补齐技术“短板”,才能驱动农业机械化高质高效发展,推动我国从农机生产大国向农机强国转型。

创新是推动我国农机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2014年以来,我国农机行业在经历了“黄金十年”后,进入深度调整期,既有部分企业在残酷的产业竞争中被淘汰,也有不少企业通过坚持不懈的创新从困境中突围。众多业内专家均表示,目前我国农机行业已进入融合协同创新的新阶段,要通过协同创新推动创新资源向农机产业集聚,共同探索农机行业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新模式,开创农机行业创新新格局,推动我国从农机生产大国向农机强国转型。

创新推动产业升级

位于吉林省西南部的梨树县,地处东北松辽平原腹地,不仅是典型的农业大县、全国重点商品生产基地,还是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国家绿色畜牧业发展示范县。11月15日,该县加入了“100+N”开放协同创新体系,成为我国农机协同创新的试验场。近年来,梨树县全力推进农业全程机械化建设,全县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3.6%。但是,梨树县农业现代化建设仍存在农机装备结构不合理、农机农艺结合融合不够等问题。

吉林省梨树县副县长李乐新表示,希望以加入“100+N”开放协同创新体系建设为契机,引进更多政策、科技、智力支持,推动农机农业深度融合,增加农机有效供给,为当地农业发展注入活力和动力。

没有农业机械化,就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梨树县的发展是我国农业机械化建设的一个缩影。当前,我国农业装备科技创新已经从改造仿制、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进入到以自主创新为核心能力的协同创新阶段,形成了机械化、自动化和智能化并联发展的新格局。2019年,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0%,小麦、水稻、玉米三大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均已超过80%,农机装备的快速发展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农机化和农机产业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存在产品有效供给不足、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质量水平有待提升等“短板”,薄弱环节、薄弱区域、薄弱作物农机化水平较低,信息化引领的农机和农艺融合不够。“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需要进一步增加农机创新能力,从而更好地支撑乡村振兴,支撑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决胜全面小康建设。”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说。

据了解,一批农机企业正通过科技创新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优化产品结构,已经在采棉机、甘蔗收割机、花生收获机、残膜回收机、辣椒收获机等薄弱环节研发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对此,专家表示,只有通过科技创新,加快补齐装备技术“短板”,才能驱动农业机械化高质高效发展。下一步,要以农机农艺结合、良种良法配套、增产增效并重、生产生态协调为主线,统筹短板机具、高端装备、技术集成、配套推广,全力推进农机化科技创新。

凝聚行业创新资源

关键核心技术是所有制造行业的战略制高点。目前,我国农机领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关键技术仍需进一步突破。同时,产业利润率低,创新动力不足,高性能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依赖进口等问题依然突出。对此,中国农机院副院长方宪法表示,我国农机产业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尚不完善,技术创新服务资源分散,各类技术创新服务机构能力不足、服务模式陈旧,无法对产业技术创新提供有效服务。因此,要通过协同创新体系建设凝聚农机行业创新资源,从而实现关键核心技术“从0到1”的突破。

据介绍,科技部农村中心2019年开始着力构建“100+N”开放协同创新体系,遴选10个高校、10个科研院所、10个农业创新型企业、10个农业科技园区、10个创新型县(市)、10个创新型乡镇、10个科技示范村、10个法人科技特派员单位、10个星创天地、10个新型研发机构等作为100个纵向联系点,并联系若干国家级智库、金融机构等形成N个横向联系点,构成了一个纵横交织、有机联系、开放协同的创新网络。

专家表示,构建“100+N”开放协同创新体系,不仅能够有效破解产学研用对接难、项目基地平台融合难、协同创新跨界难、社会创新资本进入难等难题,还能加快探索科技有效供给、成果转化服务、人才进乡入村等农业科技创新发展新模式。

方宪法认为,“100+N”开放协同创新体系能够更好地对创新资源进行凝聚和整合,并构建起开放、协同、高效的技术研发平台,从而推进行业前沿和共性关键技术、先进制造基础工艺等方面的研发和产业化工作,助力形成农机科技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并跑,以及部分领域领跑的局面。

“协同创新方式已成为产业技术创新的主要发展趋势和战略选择。”青岛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院长尚书旗表示,目前在重大产业技术领域,国际竞争已不是个别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

尚书旗认为,下一步应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骨干企业的人才和学科优势,集聚人才、资本、信息、技术、设备等资源要素,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推进资源合理配置与成果共享,实现跨领域、跨学科的联合攻关,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农机装备创新研究的重大突破。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也是农机科技创新需要突破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农业装备制造和使用大国,能够研发生产4000多种农业装备产品。但是,在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及产品研究方面,大多还处于实验室阶段,产业化应用明显落后于主要发达国家。因此,要进一步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加快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进入市场的速度。

广东是大湾区国家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腹地,是形成全面开放创新格局的前沿阵地。广东现代农业装备研究所所长张汉月表示,得益于与中国农机院等行业单位的协同创新,该所在华南地区特色农业装备的研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取得较好成绩,已初步成长为区域特色农机创新与服务中心。今年,该所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收入超过4亿元,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实践证明,科技成果转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涉及很多环节,如创新源头的知识产权保护、创新成果价值发现、成果与市场的匹配等。如何打通这些环节,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中国技术交易所副总经理高静表示,只有加快推进协同创新体系建设,才能为高校、院所、企业、园区,以及新型研发机构提供最优质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更好地服务农机产业的创新发展。

作者/出处: 经济日报记者 刘慧 阅读次数 [1624]

上一篇  下一篇   
栏目最新内容 | NEW
 农机化统计员能力素质提升班在浙江杭州举办 
 2025年全国粮油和大豆产业博览会在长沙举办 
 做强粮油产业 夯实大国粮仓 
 全国冬小麦播种过九成 
 服务国家战略 推动行业发展 ——2025中国丘陵山区农机装备暨甘蔗机械化博览会回眸 
 高起点上再跃升 
 刘国中强调 持续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 以钉钉子精神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全省党委农办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培训班在长春举办
 多作物智能化联合收获技术研讨交流会举行
栏目热门信息 | HOT
松原市启动“数字农业”项目  [51025]
吉林省农机推广工作会议在长春召开 [45386]
吉林省召开玉米、大豆机械化收获研讨会 [45248]
吉林省举办玉米收获机械田间生产考核及检测培训班 [45216]
省农委纪检专员到我站检查督导先进性教育活动 [45021]
吉林省农委副主任陈巳深入联系点参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43842]
吉林在发展县域经济中应选择食品工业   [43444]
吉林省农委举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专题报告会 [43274]
吉林省农委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动员阶段总结暨转段动员会召开 [43105]
抽样调查显示:九成乡镇农技人员转向农资经营创收 [42621]
     

主办:四平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中心
地址:英雄大街2220号
电话:0434--5089268   
email:sp@jlnongji.cn
http://sp.jlnongj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