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专家齐聚冷凉高湿山区“会诊”保护性耕作“症结”开“良方” |
2020-7-29 |
|
|
|
敦化、辉南、舒兰三县(市)地处长白山脉,风景秀丽、景色宜人,盛夏里二十七八度的温度令人感觉格外舒适。然而,这三地常年低温冷凉、积温偏少、降雨充沛,日积月累导致土壤白浆化,形成白浆土,给覆盖免耕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带来了巨大的难题。“秸秆覆盖影响地温回升”“秸秆覆盖影响降水散墒”“白浆土壤黏重根系下扎困难”……,农民对以覆盖免耕为前提的保护性耕作技术半信半疑、不敢接受的态度一直持续到今年。尽管我省已经用了近十年的时间,建立了近百个试验示范农户,但大面积普及推广的难度仍不减当年。如何破解高湿冷凉山区白浆土壤条件下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难题,已成了吉林省保护性耕作专家们的“心病”。
近日,由吉林省农机化管理中心郑铁志、土壤肥料总站李德忠、中科院东北地理所关义新、吉林农大陈日曌、吉林省农机研究院李明森5位“吉林省保护性耕作专家指导组”成员组成的“山区专家会诊组”,按照省农业农村厅的统一安排部署,先后来到了敖东古城——敦化、龙湾之乡——辉南、大米之都——舒兰等地,现场对冷凉山区黏重土壤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的病机表征“把脉会诊”,破解瓶颈掣肘。
白浆土广泛分布于我国东部山区,土壤黏重、通气透水性差,而加入秸秆混拌是改善黏重土壤的良法,为此,针对长白山脉各地土壤特性,专家们开出的第一剂药方就是将粉碎后的秸秆与播种带的土壤进行混拌,达到疏松改良播种带土壤的目的;地温低影响幼苗生长是冷凉山区的通病,为此,专家们开出的第二剂药方就是秋季收获后立即清除播种带上的覆盖秸秆,为翌年播种带地温快速回升奠定基础;春季土壤水分多墒情大是冷凉山区及低洼河套地的共性问题,为此,专家们开出的第三剂药方就是采取垄作或打大垄方式,增大地表裸露面积,降墒增温;冷凉黏重土壤条件下,玉米扎根浅出现“平底锅”、抗倒伏能力差,为此,专家们开出的第四剂药方是务必选择散墒型(松土型)深松机,每年都要对播种带进行深松,人工辅助疏松土壤,增强根系深扎抗倒伏能力,促进春季土壤散墒;冷凉山区虽然风蚀现象发生较轻,但水蚀却是土壤流失的主要原因,为此,专家们开出的第五剂药方就是采取留高茬条带耕作,秸秆条带覆盖,同时解决固土防水蚀和散墒增温问题。五个方剂一起“煎汤”同时“服用”,“连服”三年,必将产生显著效果。
专家的“把脉会诊”令三县(市)顿开毛塞,开出的“秘剂良方”更令农户点头赞叹。专家们还就“服药”的方式——垄作与平作、宽窄行与等行距、复式“条耕”与秸秆归行、秋季深松与苗期深松等技术的差异特点、选用条件、机具选型、秸秆覆盖形式等作了详细说明,并对明年的工作思路和技术路线的选择进行了指导。
三县(市)农机部门对省里组织多行业专家齐聚冷凉山区指导保护性耕作技术深表感谢,特别对专家们不畏辛劳、严谨认真的工作精神所敬佩,更对明年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工作充满了必胜的信心。舒兰市天德乡官厅村王忠诚书记(忠诚家庭农场场主)激动地说:“我们这‘水漫金山难种田’,专家们这一来,可是帮了我们大忙啊!你们给出的宝贵建议就是解决我们村种田难的‘良药’啊!”他表示,明年要把全村的耕地全部按专家们的建议进行种植,努力实现保护性耕作整村推进。
专家们还在三县(市)开展了保护性耕作地块“病虫草害”发生情况的分析研究,诊断了弯孢叶斑病的发生,测报了双斑萤叶甲发生和为害等级,评估了当地天敌昆虫的种质资源,明确了当地的顽固性杂草和恶性杂草的发生程度,并给出了具体防治措施。
望着渐渐远去而仍在挥动手臂的农民身影,依稀可感受到他们对专家们此行的留恋,这更加激起了专家们推广保护性耕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事业在召唤,农民有期盼,吉林保护性耕作专家一直在行动,通过带领农民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发展道路,让农民 “米袋子满起来”“钱袋子鼓起来”。
|
|
作者/出处:吉林省农机化管理中心 郑铁志 赵新子
阅读次数 [4686] |
|
上一篇
下一篇
|
|
|
|
|
栏目最新内容 | NEW |
|
栏目热门信息 | HOT |
|
|
|
|
|
|
|
|
|
|
主办:四平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中心
地址:英雄大街2220号
电话:0434--5089268
email:sp@jlnongji.cn http://sp.jlnongji.cn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