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新闻资讯 政策法规 科技推广 安全监理 教育培训 农机维修 农机服务 农机机构  
 
  您的位置>>首页>>综合信息>>综合要闻
请选择字号【 】 
 
[两会观察] 政协委员杨国强:发展现代农业 打造规模化无人农场
2020-5-27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也凸显了粮食安全的重要性。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着力抓好农业生产,并强调“14亿中国人的饭碗,我们有能力也务必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如何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如何加强现代农业设施建设,强化科技的支撑作用,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全国政协委员、碧桂园集团董事局主席杨国强建议,可大力发展海外农业,打造规模化无人农场。
耕地面积减少亟需布局现代化农业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我国的耕地面积呈持续性减少趋势,而且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耕地面积远低于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有1.46亩/人,比世界人均耕地面积2.89亩/人少了1.43亩/人。
不仅如此,我国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也偏低。前瞻产业研究院《2019中国现代农业创投研究报告》指出,由于滥用化肥、农药以及大气污染、不科学轮作耕地等,导致中国耕地质量整体较差,优质耕地占比较低,影响粮食产量及农产品质量。
如何利用有限的耕地面积,满足不断增长的刚性需求?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的现代农业、科技农业成为必然之路。用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司长廖西元的话说,“粮安天下,‘地’是基础,‘技’是支柱,农业科技对丰富中国人的‘米袋子’‘菜篮子’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农业科技的应用,给我国农业生产带来了明显的变化。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取得历史性的“十六连丰”,总产量增加了54%,单产提高对总产增长的贡献达到66%。
“中国粮食需求总量非常大并且呈刚性增长趋势,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更加凸显了粮食安全的极端重要性”,杨国强说。
结合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现状和碧桂园现代农业发展经验,他建议,大力发展海外农业,打造规模化无人农场。
华大农业应用研究院科研场景(央广网发 碧桂园供图)
发展海外农业增加粮食安全新筹码
近年来,中国农业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60多个国家有丰富的农业资源,拓展海外市场具有很大空间。
据有关资料统计,“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拥有可开垦耕地面积1.2亿公顷,相当于我国耕地红线保护的总面积。
杨国强认为,先进农业技术走出去,不仅能提升农业产生技术和生产效率,确保农产品供应和粮食安全,还能造福相关国家和地区人民。
“在这种情况下,积极开发利用全球丰富、优质农业资源,大力拓展国外农业投资市场,是实现农业优势互补、构建持续稳定的农产品供应网络的重要途径,能为国家粮食安全增加新的砝码”。
提到海外农业的前景,杨国强充满信心。
2019年12月,碧桂园农业、中国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马达加斯加共和国农业、畜牧业和渔业部签订三方农业合作框架协议。
碧桂园农业发挥自身农业产业平台优势,整合国内农业资源,合作推动杂交水稻在马达加斯加共和国的产业化发展,并以马达加斯加共和国作为起点,推动杂交水稻在非洲其他国家的推广和发展。
在中国农业“走出去”背景下,杨国强建议,支持农业重点企业大力参与全球农业投资开发,建立海外农业基地,“完善农业企业‘走出去’总体规划和协调服务机制,引导和支持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寻找优质农场、牧场。”
他提出,可以在风险较小的国家租赁或购买闲置土地,增加基础设施、农业机械及化肥农药等生产要素投资,大规模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立海外农产品生产基地。
打造无人农场提升农业自动化水平
随着机器人、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并不断被应用到农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农业走科技化、智能化的发展道路已成为共识。
《2019中国现代农业创投研究报告》显示,多年来,中国第一产业投资规模持续增长,且自2013年以来,连续6年保持10%以上的投资增速。其中,现代农业是国家财政农业投入的重点支持对象。
在中央财政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建设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实施重大农业科研专项、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等举措,取得了一批重要科技成果,支撑了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发展。
杨国强认为,加快布局“无人农场”应用场景,广泛应用农牧机器人新技术,全面提升农业产业链自动化水平,将成为占据全球农业未来发展制高点的重要手段。
他建议,以企业为主体,试点打造规模化无人农场,提高农业生产力,“依托国内外重点农业企业智能化领域系统集成优势,在国内外有条件的地区建设一批规模化、有重大影响力的智慧农业示范基地和无人农场。”
2019年10月,碧桂园农业宣布,与黑龙江省建三江管理局联手,在二道河农场建设1000公顷的大型无人作业示范农场,共同推动智慧农业技术研发平台建设,促进农业先进技术的推广。
碧桂园农业与黑龙江建三江管理局合作建设的二道河无人化农场项目(央广网发 碧桂园供图)
据碧桂园农业控股有限公司黑龙江分公司农场规划与生产管理专家迟立军介绍,农场主要是探索实现农机自动化、智能化应用,减少人工的劳动量,进而实现由有人到少人、从少人到无人的过程,建立作业标准、实现自动化耕种管收。
目前,这个大型无人作业示范农场已经进入实验阶段。未来,还将建设一个“终端大脑”来管控这些农机,真正实现自动化集约化管控。

作者/出处: 央广网 记者 张胜强 实习生 夏 燕 阅读次数 [1450]

上一篇  下一篇   
栏目最新内容 | NEW
 农机化统计员能力素质提升班在浙江杭州举办 
 2025年全国粮油和大豆产业博览会在长沙举办 
 做强粮油产业 夯实大国粮仓 
 全国冬小麦播种过九成 
 服务国家战略 推动行业发展 ——2025中国丘陵山区农机装备暨甘蔗机械化博览会回眸 
 高起点上再跃升 
 刘国中强调 持续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 以钉钉子精神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全省党委农办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培训班在长春举办
 多作物智能化联合收获技术研讨交流会举行
栏目热门信息 | HOT
松原市启动“数字农业”项目  [51028]
吉林省农机推广工作会议在长春召开 [45395]
吉林省召开玉米、大豆机械化收获研讨会 [45253]
吉林省举办玉米收获机械田间生产考核及检测培训班 [45224]
省农委纪检专员到我站检查督导先进性教育活动 [45024]
吉林省农委副主任陈巳深入联系点参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43848]
吉林在发展县域经济中应选择食品工业   [43448]
吉林省农委举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专题报告会 [43277]
吉林省农委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动员阶段总结暨转段动员会召开 [43113]
抽样调查显示:九成乡镇农技人员转向农资经营创收 [42626]
     

主办:四平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中心
地址:英雄大街2220号
电话:0434--5089268   
email:sp@jlnongji.cn
http://sp.jlnongj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