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新闻资讯 政策法规 科技推广 安全监理 教育培训 农机维修 农机服务 农机机构  
 
  您的位置>>首页>>综合信息>>综合要闻
请选择字号【 】 
 
科技助春耕 种地更轻松
2020-4-20

  核心阅读

防疫春耕如何两不误?湖南省益阳市充分发挥现代农业示范区的科技力量,新农机进田,新技术落地,推动农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一幅幅科技春耕图在广袤田野铺展开来。

新技术育秧,成本省一半,效率提升近3倍

覆土,播种,浇水……一道道工序井井有条,一张水稻育秧苗床妥妥地“长”在了旱地上。走进益阳市赫山区红胜水稻种植合作社,负责人段照就夸起新技术:“你瞧,这叫水肥一体无盘旱土育秧技术,省工又省钱,正是我们需要的!”

“90后”的段照是一位“新农民”,他从湖南农业大学毕业后便回乡种田,他和父辈最大的不同就是对新技术接受更快。

今年春耕,这项湖南农业大学推广的旱土育秧技术,成为当地早稻插秧的一大利器。

新技术好在哪?

掀开地膜,整齐的基质土就像一块块平整的黑森林蛋糕,被基质土盖着的,是一张张 “白纸”,纸上黏着的稻种行列分明。段照说:“过去手工播种,要么不出苗,要么太密。现在这种方式,可以确保‘一粒种、一棵秧、一蔸禾’。”

在往年,旱土育秧只是传统育秧的一种补充。疫情来袭,这种省时省力的技术大显身手。“与传统育秧相比,旱土育秧每亩用种量能节省一半,不需人工摆盘、运盘,劳动力也至少节约一半。”段照说,目前合作社已完成4500亩大田育秧,一亩育秧成本能节约70元。

在桃江县,另一种育秧方式也推广开来。“前段时间倒春寒,一些地方还下了冰雹,但我们工厂化育秧,完全不受天气影响,可以全天候生产,保障及时插秧。”三堂街镇种粮大户杨朝荣说。

走进一座玻璃大棚,6台育秧机轰鸣,传送带不断把秧苗抬升到顶部照射阳光,每一台机器就是一片多层立体“秧田”。“别看秧田不大,效率却提高近3倍,一台机器育的苗能供60多亩大田,占地面积则是传统育秧的几十分之一。”杨朝荣得意地说。

从2018年开始,杨朝荣投资摸索工厂化育秧。今年,他的生意一下子火了起来。

种粮大户李鸿亮成了杨朝荣的新客户,老李告诉记者,今年种稻有两怕:一怕雨水多,稻种发霉;二怕请不到人工。“过完正月十五,一问村里人,愿意出来做事的不多。”

工厂化育秧解决了大户的难题。“时间缩短5到10天,秧苗整齐度和长势都更好,适合机插,今年的育秧机一直满负荷运行。”杨朝荣说。

在像段照和杨朝荣这样的新型农民带动下,新技术快速推广。益阳市农业农村局统计,今年春耕期间,全市集中育秧59.28万亩,占育秧总面积的76.0%,其中工厂育秧、旱土育秧等新技术运用比例增长了12.3%。新技术推动水稻“单改双”,全市预计早稻种植面积165万亩,同比增加24万亩。

种粮全程托管,机耕全覆盖,农民种上放心田

“‘九代’服务,其实就是全程托管。”益阳市农田谋士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简丽蓉介绍,公司推出9种社会化服务,包含代育秧、代耕种、代收割、代烘干、代存储、代销售等,覆盖了粮食生产全过程。“今年我们完成病虫害防治作业20万亩,全程托管面积达到1万多亩,比去年增长了1倍。”

“一亩地1300块钱托管费,就可以收获1500斤稻谷,真省心!”赫山区兰溪镇槐花新村的孙学元说,今年村里有100多亩地托管给了农田谋士公司,订单收购,比自己种效益更有保障。

“政策支持农业社会化服务,最大限度减小疫情影响。”益阳市农业农村局局长胡跃龙介绍,今年春耕,全市油菜种植社会化服务覆盖率达到85%,比去年增长了25%;早稻机耕率达99.7%以上,基本实现全覆盖。而物联网、无人机等新型社会化服务也崭露头角。

“土壤温度15.7摄氏度,大气湿度80%,虾苗适合生长,插秧还要等到土壤温度达到20摄氏度。”在南县的金之香米业公司,技术负责人王敏正通过物联网查看基地情况。

“物联网让农民足不出户了解田间情况,为科学种田提供技术参考。”南县科工局驻企联络员伍万中说。

广袤的田野,无人机也在展翅飞防。近日,在南县浪拔湖镇南红村举行了一场油菜飞防现场示范会,在技术人员操控下,无人机桨叶产生的风压把油菜吹开,雾化后的农药喷洒到油菜的茎部。

“油菜盛花期植株又高又密,人工施药劳动强度大、防治效果差,使用植保无人机统防统治,农药使用量能减少30%以上。”南县植保植检站站长孙树青说。

截至目前,益阳市植保无人机飞防作业面积达231万亩次,占到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的21.4%。

线上销售提速,品牌农业提质

“会员每天增加3000个,销售范围新增103个小区,与我们新合作的蔬菜基地有好几万亩,今年一季度,我们的业务量增长了200%。”益阳恰创客公司负责人袁鹏介绍,春节以来,公司不断拓展线上销售网络,60多名配送员每天深夜2点将新鲜蔬菜和肉类配送到30多家门店,凌晨5点开始,门店再将线上订单配送到居民小区。

线上销售缓解农产品卖难。受疫情影响,张家塞乡富民村约20万斤“擦菜子”面临滞销。张家塞乡副乡长王也直播带货,为5万斤“擦菜子”找到销路。

“云端”推介也在吸引人气。又到春茶飘香时,沉寂了一个冬天的安化县云台山云上茶园重新热闹起来。“茶仙子”们穿梭在茶园中,唱着茶歌采摘春芽,不少网红手持自拍杆在园中直播。今年安化各茶园将传统的“开园节”改为线上“云开园”,截至4月8日,网上“开园节”已累计直播108场,观看人数超过5000万人次。

新销售模式发展提速。安化黑茶线上销售近年来年均递增20%以上,桃江竹制品销售额排在多个电商平台前列,资阳休闲食品网上年交易额超过10亿元……截至3月底,益阳市农产品网上销售额同比增长25%,已为农户累计销售滞销农产品4500多吨。

线上销售能快速增长,关键还在于好产品。今年春耕春种,益阳生态农业显露勃勃生机。

为打造“赫山兰溪大米”品牌,赫山区从育秧移栽、有机施肥、生物防控到加工生产等每一个环节都精耕细作,制定了统一技术规程。去年赫山兰溪大米订单面积近20万亩,为农户增收5000万元以上。“好米不愁卖,有订单,增收有底气!”种粮大户周耀京说。今年年初,一场“赫山兰溪大米”品牌发布会在长沙举行,23家企业签订1.2万吨订单。

绿色种养、品牌销售让农民尝到了甜头。南县茅草街镇回民村,今年第一批小龙虾已经出塘。“虽然有疫情,但我们年后还是投了2吨虾苗。”南县胜强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蔡利强的信心来自订单在手,价格还比往年高了10%。“我们的稻米和虾都是绿色产品,卖得起价,去年定制生产占了三成左右。”

生态种养擦亮品牌,“南县小龙虾”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今年南县加力做大稻虾产业,稻虾种养规模有望达到60万亩,综合产值突破160亿元。

作者/出处:人民日报 记者 杜若原 孙 超 阅读次数 [991]

上一篇  下一篇   
栏目最新内容 | NEW
 农机化统计员能力素质提升班在浙江杭州举办 
 2025年全国粮油和大豆产业博览会在长沙举办 
 做强粮油产业 夯实大国粮仓 
 全国冬小麦播种过九成
 服务国家战略 推动行业发展 ——2025中国丘陵山区农机装备暨甘蔗机械化博览会回眸
 高起点上再跃升
 刘国中强调 持续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 以钉钉子精神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全省党委农办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培训班在长春举办
 多作物智能化联合收获技术研讨交流会举行
栏目热门信息 | HOT
松原市启动“数字农业”项目  [51045]
吉林省农机推广工作会议在长春召开 [45422]
吉林省召开玉米、大豆机械化收获研讨会 [45277]
吉林省举办玉米收获机械田间生产考核及检测培训班 [45252]
省农委纪检专员到我站检查督导先进性教育活动 [45045]
吉林省农委副主任陈巳深入联系点参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43876]
吉林在发展县域经济中应选择食品工业   [43468]
吉林省农委举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专题报告会 [43301]
吉林省农委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动员阶段总结暨转段动员会召开 [43149]
抽样调查显示:九成乡镇农技人员转向农资经营创收 [42656]
     

主办:四平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中心
地址:英雄大街2220号
电话:0434--5089268   
email:sp@jlnongji.cn
http://sp.jlnongj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