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新闻资讯 政策法规 科技推广 安全监理 教育培训 农机维修 农机服务 农机机构  
 
  您的位置>>首页>>综合信息>>综合要闻
请选择字号【 】 
 
农业农村部发布6项推进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成果
2019-10-30

   10月30日上午,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以下称“中国国际农机展”)在中铁?青岛世博城国际展览中心隆重开幕。展会上,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总站、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技术开发推广总站、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和农业农村部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专家指导组联合发布了6项推进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成果。发布活动由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司长张兴旺主持。

微信图片_20191030143032.jpg


微信图片_20191030143210.jpg

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

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国发﹝ 2018﹞42号,以下简称“国发42号文件”)提出的“聚焦薄弱环节,探索具有区域特点的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解决方案”要求,农业农村部农机化司会同农机推广总站,组织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专家组,在总结试验示范成果和地方生产实践验证的基础上,提炼形成了27个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

这些模式定位水稻、玉米、小麦、马铃薯、棉花、油菜、花生、大豆、甘蔗等粮棉油糖九大作物,聚焦耕整地、种植、植保、收获、烘干、秸秆处理等六个环节,提出了不同区域、不同作物的一系列全程机械化整体解决方案。每个模式主要内容包括模式概述、工艺路线、关键环节技术要点、机具配备参考方案、适宜区域、典型案例等。模式坚持问题导向,注重农机农艺融合、先进适用技术引领、促进适度规模经营等,着重明确了不同区域、不同作物薄弱环节机械化路径方向和技术措施;不仅涉及机具操作规范,也涉及宜机化作物品种选择和播期、播量、行距等栽培措施要求。

主要农作物品种选育宜机化指引

随着我国农业生产进入以机械化为主导的新阶段,一些地区作物品种部分性状特征难以适应高效播种、低损收获等机械化生产要求,增加了使用机具研发和推广应用难度,影响了增产增收潜力的充分发挥。

按照国发42号文件提出“要协同构建高效机械化生产体系,加快选育、推广适于机械化作业轻简化栽培的品种”的要求,农业农村部农机化司会同农机推广总站,组织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专家组,在总结长期跟踪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粮棉油糖主要作物品种选育宜机化指引。

“指引”涵盖了水稻、玉米、小麦、马铃薯、棉花、油菜、花生、大豆、甘蔗等九大作物,主要围绕推进播种、收获环节实现高质高效机械化生产,针对性地提出了宜机化的种子外观、植株形状、生育期、抗倒伏、成熟度,一致性等性状特征需求。

全国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机械化技术装备需求目录

为贯彻落实国发42号文件精神,推动解决特色农产品生产“无机可用”、“无好机用”问题,促进农业机械化全面发展,2019年农业农村部农机化司、农机推广总站、农机鉴定总站组织了全国优势特色农产品机械化生产技术装备需求调查工作。全国所有农业县区农机推广机构的近3万名专业技术人员深入主要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企业进行了实地调查。此次调查基本摸清了规模种养区域、面积(养殖量)、关键环节技术与机具缺口和下一步研发推广的重点等情况,形成了蔬菜、林果、茶叶、杂粮、中药材、青储玉米、牧草、畜禽和水产等9类农产品机械化技术装备需求目录。需求目录主要包括优势特色农产品规模重要数量及区域分布、关键环节机具种类数量需求和关键环节急需机具主要性能需求等3方面的信息。需求目录基本反映了农业生产实际需求,希望能引导农机企业、科研院所加快研发生产农民急用、产业急需、适销对路的技术装备,推动农机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增加有效供给,促进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机械化发展,助力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典型案例

为贯彻落实国发42号文件精神,推动农机服务业态创新,2019年农业农村部组织开展了“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典型案例征集活动,在各地推荐的基础上,按照服务基础好、全程农机作业服务能力强和综合农事服务成效显著的标准,首批遴选推介了70个典型案例。

典型案例所涉及的农机服务组织,能充分发挥农机装备实力较强,服务关系较稳固的优势,以提高农机利用效率为核心,以推进农机农艺农事融合为重点,将服务向耕种收管等全过程农机作业服务延伸,向农资服务等全环节农业生产综合服务拓展,为发展服务带动型规模经营和土地流转形成规模经营提供了有力支撑。

此次推介的70个案例具有创新性,实效性,引领性,每个案例包括导语基本情况,主要做法,发展愿景,经验启示等内容,值得各地学习借鉴,希望各地充分发挥提案案例示范引领作用,积极推动“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建设,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工作指引

农田条件是农机作业的重要前提,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相对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农田基础建设状况与农机作业需求不相适应。国发42号文件明确提出“重点支持丘陵山区开展农田宜机化改造,扩展大中型农机运用空间,加快补齐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基础条件薄弱的短板”。为贯彻落实要求,农机化司会同农田建设管理司,研究制定了《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工作指引(试行)》,指引依据《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等相关标准,充分借鉴重庆市近年开展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整治工作实践,吸收了丘陵山区主要省份农业农村部门的意见,是指导丘陵山区农田基本建设,推进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的重要成果。

全国农机化科技信息交流平台

针对当前农机化科技成果供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为提升科技创新效率和成果转化水平,受农业农村部农机化管理司委托,农业农村部南京农机化研究所于2019年组织开发了全国农机化科技信息交流平台。平台定位于促进农机化科教单位交流与协作,加快成果转化,增强科研资源与基础数据共享,提升农机化科技支撑和服务能力

信息交流平台主要面向农机化科教单位,装备制造企业和农业生产者等3类主体,具备农机化科技政策及技术动态宣介,新装备新技术供需精准对接,实验基地以及仪器设备预约共享,科技文献资料数字化管理,县域机械化生产大数据支持等五大功能。目前,平台聚集了农业农村部现代农业装备,设施农业工程等2个学科群重点实验室、16个全程机械化科研基地,50余家全国骨干农机科教单位及大中型企业科技资源;汇集了全国农机化科技创新专家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机械化岗位专家130余位,展示了农机化新装备,新技术110余项,线上可预约科研仪器设备300余台套,可提供全国2000余个农业县区机械化生产基础数据。

作者/出处:农业农村部农机推广与监理网 袁玉菲 阅读次数 [586]

上一篇  下一篇   
栏目最新内容 | NEW
 农机化统计员能力素质提升班在浙江杭州举办 
 2025年全国粮油和大豆产业博览会在长沙举办 
 做强粮油产业 夯实大国粮仓 
 全国冬小麦播种过九成
 服务国家战略 推动行业发展 ——2025中国丘陵山区农机装备暨甘蔗机械化博览会回眸
 高起点上再跃升
 刘国中强调 持续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 以钉钉子精神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全省党委农办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培训班在长春举办
 多作物智能化联合收获技术研讨交流会举行
栏目热门信息 | HOT
松原市启动“数字农业”项目  [51051]
吉林省农机推广工作会议在长春召开 [45431]
吉林省召开玉米、大豆机械化收获研讨会 [45286]
吉林省举办玉米收获机械田间生产考核及检测培训班 [45259]
省农委纪检专员到我站检查督导先进性教育活动 [45057]
吉林省农委副主任陈巳深入联系点参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43883]
吉林在发展县域经济中应选择食品工业   [43481]
吉林省农委举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专题报告会 [43305]
吉林省农委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动员阶段总结暨转段动员会召开 [43155]
抽样调查显示:九成乡镇农技人员转向农资经营创收 [42656]
     

主办:四平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中心
地址:英雄大街2220号
电话:0434--5089268   
email:sp@jlnongji.cn
http://sp.jlnongj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