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新闻资讯 政策法规 科技推广 安全监理 教育培训 农机维修 农机服务 农机机构  
 
  您的位置>>首页>>综合信息>>综合要闻
请选择字号【 】 
 
“上午地里谷,中午袋里粮”
2019-10-29

秋收时节,在江苏张家港塘桥镇金村村一望无际的稻田边,几台大型收割机蓄势待发。过去耗时一个月的秋收持久战,现在只需不到一个星期就能全部结束。金村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吴健说:“以前面朝黄土背朝天割稻子,一个人一天也割不到两亩地,现在全程机械化,‘懒汉’都能种好田了。”

曾经,秋收时节人倍忙;现在,“上午地里谷,中午袋里粮”已成普遍现象。农业生产效率大幅提升的背后,是农业机械化的强大支撑。

六成耕种收活儿由农机“代劳”

今年46岁的吴健种了十几年地,感受最深的就是村里的劳动力越来越少了。“农忙时能请来干活的基本都是60岁以上的人,每天工资一两百块钱还不好请。”为了破解找不到人来种地的难题,2009年,吴健牵头组建了金村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这几年,合作社陆续更新添置了100多台套收割机、插秧机植保机等各类现代农机具,服务周边3万多亩农田。吴健说:“我们合作社现在从育秧开始,可以实现栽插、翻耕、机收、碾米包装一条龙服务,现在每年产值500多万元,种田全靠农机。”

“全程机械化仅仅靠分散经营的小农户、小农机难以实现。”张家港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徐江说,为响应农机服务与适度规模经营相适应的新要求,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张家港在金村农机专业合作社采用“合作社+家庭农场”的模式,尝试开展了“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的新业态,为周边农户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

金村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是江苏省农业机械化、智能化发展的缩影。目前全省各类农机服务组织超1.2万个,由单一环节作业服务向全程服务拓展,由单纯农机作业服务向作业服务与农业生产经营融合发展,农机合作社作业服务面积超过总量60%,去年全省农机服务经营总收入超300亿元,机械化生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得到显著提升。

“农业机械化应时代所需而在,因时代发展而兴,也为时代作出了积极贡献。”不久前召开的全省农机化转型升级现场推进会上,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沈毅表示,农业机械化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村生产力的重要基础, 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

向“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升级

近期,江苏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文件提出,要加快推进农机“两融两适”(农机农艺融合、机械化信息化融合、农机服务模式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相适应、机械化生产与农田建设相适应),促进农业机械化向“两全两高”(全程全面高质高效)转型升级。

在江苏,转型升级从未止步。

巴掌大的遥控器操控一台臂长超11米、重量达1380公斤的自走式喷杆喷雾机,机器在田间行走的同时,均匀地喷洒着农药。这是20日在第三届中国·江苏蔬菜种业博览会上进行的演示。工作人员介绍,以往对于驾驶人员来说,在操作过程中不可避免会沾上农药,现在加入遥控装置,保护了驾驶人员的健康。

南京高淳区东坝街道种粮大户魏清听说有农机展示,一大早就赶到了位于南京江宁区的博览会现场。他种了640亩地,机械化程度超80%。“现在劳动力紧缺,粮食生产就靠全程机械来支撑。我们只有4个人,就能把从种植到收割的整个过程全部完成。”魏清说,一台插秧机一天能完成四五十亩地,是人工的20倍,算下来一亩地使用机械比人工能省200多元,640亩就是接近15万元,一年就能省出一台机器的钱。

机械化信息化融合让农民点点鼠标就能种好田。在张家港南丰镇联村“天天鲜”蔬菜基地,一条条细长的软管直通菜畦中间,将有机肥料与清水配兑成的肥液均匀、准确地输送到作物根部土壤。这是水肥一体化自动灌溉系统,可以准确控制几十栋蔬菜大棚的灌溉水量和施肥量,大大提高水肥利用效率及劳动效率。蔬菜基地还利用物联网技术,建设环境监测系统、视频监控系统、智慧云平台等,让技术人员通过手机APP就可以远程监视、控制棚内环境。

农机大省还有不少短板待补齐

农机化可以到什么程度?已知的答案是无人化。

去年6月,我国首轮农业全过程无人作业试验项目在国家粮食生产功能示范区兴化正式启动。由江苏大学和中联重机联合研制的无人驾驶联合收获机顺利完成试验任务,实现了全程无人值守驾驶及作业。

这是国内目前投入智能农机种类最齐、专业领域最全、作业过程全覆盖的一次创新尝试。“我们通过双天线的卫星导航系统实现精准作业,同时开发相关的控制协议,针对不同农业机具进行无人化技术的改造和推广应用,逐步实现整个田间作业过程的无人参与。”项目负责人、江苏大学教授魏新华介绍。

“机器换人”是农机化的发展方向。然而放眼全省,江苏农机化发展并不平衡,油菜、大豆、马铃薯、棉花耕种收机械化率普遍不超过40%,最低的仅为8%,这与江苏经济大省、农机大省的地位并不相符。此外,农机有效供给不足,“无机可用”“有机难用”“无好机用”的现象都有存在,一些高效设施农业机械多是小批量、多品种,投资回报率低,企业研发生产积极性不高,不能满足农民和现代农业生产的要求,而进口机械价格高,难以大面积推广。加之不少农田和设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配套、农艺不标准,制约了作业能力、农业机械化作业规模和作业效率。目前江苏省农机化离“从有到好”和“从好到强”还有差距。

沈毅表示,要破解新时代江苏省农机化发展中存在的难题,加快推动农机化转型升级是现实选择。对此,江苏省正积极引导单一性能农机装备升级到复合式农机装备、有人驾驶向无人驾驶智能农机装备发展,保障江苏省农机装备适时更新换代。同时通过农机农艺、机械化信息化融合发展,不断突破农机化技术发展瓶颈,推动农机化技术升级。确保到2025年,全省农机具配套比更加合理,优势高端农机装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农机社会化服务领域实现需求全覆盖,农机使用效率显著提升,农机作业条件加快改善并逐步完备。

作者/出处:江苏省新华日报 阅读次数 [633]

上一篇  下一篇   
栏目最新内容 | NEW
 农机化统计员能力素质提升班在浙江杭州举办 
 2025年全国粮油和大豆产业博览会在长沙举办 
 做强粮油产业 夯实大国粮仓 
 全国冬小麦播种过九成
 服务国家战略 推动行业发展 ——2025中国丘陵山区农机装备暨甘蔗机械化博览会回眸
 高起点上再跃升
 刘国中强调 持续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 以钉钉子精神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全省党委农办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培训班在长春举办
 多作物智能化联合收获技术研讨交流会举行
栏目热门信息 | HOT
松原市启动“数字农业”项目  [51051]
吉林省农机推广工作会议在长春召开 [45431]
吉林省召开玉米、大豆机械化收获研讨会 [45286]
吉林省举办玉米收获机械田间生产考核及检测培训班 [45259]
省农委纪检专员到我站检查督导先进性教育活动 [45057]
吉林省农委副主任陈巳深入联系点参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43883]
吉林在发展县域经济中应选择食品工业   [43481]
吉林省农委举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专题报告会 [43305]
吉林省农委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动员阶段总结暨转段动员会召开 [43155]
抽样调查显示:九成乡镇农技人员转向农资经营创收 [42656]
     

主办:四平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中心
地址:英雄大街2220号
电话:0434--5089268   
email:sp@jlnongji.cn
http://sp.jlnongji.cn